作為亞馬遜云科技的重要合作伙伴,早在幾年前,中科創達就與亞馬遜云科技合作過包括AI質檢系統在內的多個項目。當時,亞馬遜云科技提供了云端的基礎設施,中科創達使用了其中的IoT服務。
在近期舉辦的“亞馬遜云科技出海業務媒體溝通會”上,中科創達執行總裁鄒鵬程先生再次為媒體朋友分享了中科創達是如何與亞馬遜云科技深度合作,并賦能自身加速出海的。
中科創達作為7年前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是國內首家上市的智能操作系統技術企業。
中科創達是一家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三個部分:智能軟件、智能物聯網、智能汽車,但核心業務還是端側的智能操作系統,專注于Linux、Android、RTOS、鴻蒙等智能操作系統底層技術及應用技術開發,助力并加速智能軟件、智能汽車、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近十年來,受益于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中科創達持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去年時營收達到41.27億元,同比增長57%;歸母凈利潤達6.47億元,同比增長46%,2015年-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37.32%。
而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與中科創達的戰略布局是分不開的。鄒鵬程表示,外界看到的2020年、2021年業績的逆勢增長,其實與中科創達2014年進入IoT和智能車相關,那時候智能手機方興未艾,有很多智能互聯網公司也才剛開始起步。他還認為,在未來的10-20年,中科創達將不止在業績上繼續增長,還會進一步解決復雜性的系統問題,這與中科創達在三年前做出的與云廠商緊密合作一起做端、邊、云一體的智能系統平臺的決策是分不開的。
以施耐德的質檢項目為例,在此過程中就體現出了端邊云一體的融合創新:亞馬遜云科技提供云端的基礎設施,中科創達提供了IoT服務等,施耐德作為用戶提供了TLC的技術,最終為施耐德節省了75%的工作量,效率提升了35倍。在質檢結果上,通過云端跟與邊側、端側合作,使得過檢率低于1.5%,漏檢率為0,遠超過傳統機器視覺的檢測水平,幫客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出錯的問題,還提升了產品的質量。
從那時至今,中科創達服務的客戶數量增長了很多,類型也從制造業拓展到了醫療、汽車、食品、飲料等領域,但得益于和亞馬遜云科技的合作,中科創達可以在控制規模和成本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去年,中國整個智能家居(白家電領域)的出口額已有上千億美元,是第四個上千億的出口品類,前三分別是是半導體、PC、智能手機。鄒鵬程先生在會上提到,制造業出海的體量非常大,而且在不斷地增長。2021年時中科創達提供的IoT模組已經超過300萬,其中70%以上是面向海外的,這是制造業出海面臨的新機遇。
當然,除了機遇之外,出海自然也要面臨一些不同的挑戰。通常來說,海外市場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定制方案,也面臨著語言、法律法規等各種情況,這對中小制造業是很大的負擔。在各類企業看到出海巨大的廣闊的市場后,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安全、可用性、智能、管理和維護等方面,而最快速的解決方法就是,尋找對應的供應商或者平臺來輔助自身迅速提升不足,讓企業只需要專注在產品、技術上。
同時,對于中科創達自己來說,出海過程中也遇到過一定的挑戰。鄒鵬程表示,中科創達自成立之初就是一家出海的公司,目前,中科創達在全球40個地區設有子公司及研發中心,一半在海外,一半在國內。在國內與國外并重的情況下,更需要良好地溝通、管理、協同、共創。在三年前,中科創達就基于包括亞馬遜云科技的平臺構建了全球的OA網絡,所有會議可以實時翻譯成中文、英文、日文等,可以更順暢的與海外員工和客戶溝通。
此外,在海外合規方面,中科創達還需要保證客戶的數據安全和隱私。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為云側的數據提供安全保障,保障底層不能被隱藏,或者整個數據沒有被加密就被拿走。鄒鵬程表示,云側有亞馬遜云科技的基礎設施,可以利用基礎設施解決一部分這樣的問題。亞馬遜云科技還提供了技術的咨詢和法務合規咨詢的支持,為中科創達的出海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以寶時得為例,基于亞馬遜云科技的技術,中科創達為寶時得提供了一站式的IoT平臺的開發、部署、運維服務,滿足寶時得在日本、韓國、歐美等不同國家的安全合規要求,將產品開發周期從常規9個月縮短至3個月,同時做到了可用性為(SLA)99.99%。
現在,隨著中國也出臺了《個人信息數據保護法》,很多企業在未來面臨的復雜度和挑戰會越來越多。但有了像亞馬遜云科技這樣的平臺和技術支持,相信企業都可以很好地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更好的為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