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邊緣智能闖出一條路來。
面對更復雜和更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什么樣的技術能夠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表示,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計算、無處不在的連接、從云到邊緣的基礎設施是適應未來變革、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四大超級技術力量。
5月18日英特爾On產業創新峰會上(中文視頻已經在英特爾官網上線),英特爾發布了全新芯片、軟件和服務。
包括為專業工作負載提供高性能的全新第12代英特爾? 酷睿? HX處理器、宣布代號Sapphire Rapids的第四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出貨、發布代號為Arctic Sound-M(ATS-M)的英特爾數據中心GPU、還發布了用于數據中心的AI處理器Habana Gaudi 2。
更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On產業創新峰會上,英特爾與零售、制造等諸多傳統企業代表共同展示的數字化轉型成功案例,展現了英特爾作為科技領軍者的技術優勢,以及幫助產業更輕松實現“數字轉型”的強大實力。
“云到邊緣”成基礎架構,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三大挑戰
以往,業界更關注云計算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最近兩年,邊緣計算的范疇正在擴大,技術也趨向成熟。從前的集中式計算和數據存儲集群,也轉變為分布式的計算和網絡架構。
這也意味著,規模和容量上更具優勢的云端,與響應速度更快且存儲位置更近的邊緣結合,從云到邊緣的技術架構,更能滿足數字化轉型的需求。
疫情席卷全球造成的供應鏈短缺和勞動力短缺,也在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了全球范圍內不可阻擋的趨勢。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要通過云計算、邊緣計算、AI等技術,解決業務難題,實現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競爭力。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更需要深入物理基礎設施數字化,業務流程自動化,搭載開放式、可互操作軟件的通用計算平臺,并在物聯網邊緣實現應用整合。
有三個顯著的挑戰擺在面前:
第一,網絡時延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許多物理限制,例如某家設有無接觸收銀臺的商店網絡連接突然中斷,將會造成不可估算的損失;
第二,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生成大量敏感數據,倘若將數據都傳回云端,不僅要承擔高昂的費用,還會面臨安全威脅;
第三,當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已基本實現,自動化軟件和數據都位于邊緣,如何提供安全、分布式的訪問支持員工隨時隨地工作也是一大挑戰。
針對圍繞網絡、數據安全和工作模式的挑戰,產業先行者英特爾已經給出了從云到邊緣的解決方案,并幫助不少企業成功轉型。
軟硬一體,樞紐無盲區、醫療診斷更迅速
為推動從云到邊緣的新基礎架構,英特爾不僅提供邊緣網絡所需要的大量硬件計算基礎設施,還提供完全可定義的軟件,用軟硬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更好滿足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硬件方面,英特爾推出為邊緣而生的從零打造的首款片上系統(SoC)至強?D處理器,該處理器集成了人工智能和加密速度功能,內置以太網、支持時序協調運算和敏感網絡,且具備工業級可靠性,能夠為關鍵網絡和邊緣用例以及工作負載提供更好體驗。
對人工智能、視頻、媒體等工作負載更為敏感、對性能和功耗有不同需求的客戶都可以選擇用于邊緣物理網應用的第 12 代英特爾? 酷睿? HX 處理器Alder Lakes。
英特爾還提供IPU系列產品,能夠將服務商提供的虛擬網絡、存儲、遠程內存同實際運行業務的租戶工作負載隔離。在On產業創新峰會上,英特爾公布了其2026年的IPU路線圖,展示了英特爾基于FPGA和ASIC的IPU平臺產品組合,2023年到2024年將上市第三代400G IPU,2025年到2026年,下一代800GB IPU預計開始向客戶及合作伙伴出貨。
此外,還有能夠用作邊緣計算微服務器的英特爾NUC 11 Pro和Movidius VPU。
在軟件方面,英特爾的IPU與軟件完美配合能夠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特別是基礎設施編程開發套件(IPDK),能夠支持合作伙伴開發自己的基礎設施處理軟件,例如虛擬網絡、存儲、Kubernetes容器網絡等,在不受硬件限制的情況下實現加速。
“有了這份IPU路線圖,我們就可以真正實現創建開放式、端到端、可編程軟件生態系統。”英特爾NEX部門首席技術官Sachin Katti說道。
此外,全新的OpenVINO工具套件能助力開發者署高性能應用程序和算法。 英特爾oneAPI工具還幫助開發者跨越多個異構計算平臺實現性能優化。
有完整且領先的軟硬件基礎,讓英特爾助力企業轉型,尤其是在邊緣智能的轉型變得更為容易。英特爾同猶他州內陸港務局(UIPA)在自動化樞紐方面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UIPA是美國國家基礎設施中非常重要的樞紐,途經該樞紐的貨物占美國GDP的40%,然而北美的任何一個樞紐幾乎都處在網絡盲區,因此貨物從離開船只到目的地的情況都無法追蹤,搭建追蹤貨物的網絡勢在必行。
為此,英特爾和開發智能物流技術的QuayChain公司達成合作,在部署專有5G網絡的同時部署邊緣設備采集信息,在移動拖車上安裝計算機攝像頭和傳感器,并將邊緣計算融入攝像頭中,通過部署成千上萬個設備來完善供應鏈。
英特爾? NUC 11 Pro和Movidius VPU助力QuayChain部署邊緣設備,實現物流供應鏈數字化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還在邊緣設備中部署英特爾? NUC 11 Pro和 Movidius VPU運行計算機視覺和邊緣人工智能應用程序。NUC具備自動故障保護技術,任何一個NUC發生故障,都會自動將工作負載切換到另一臺NUC,具備故障修復能力。另外,其集成的零接觸配置能夠直接讓客戶在遠端配合邊緣計算設備。
在醫療領域,英特爾也同眾多醫療機構達成合作,為各種醫療服提供商提供邊緣原生數據處理技術,無論是診斷氣胸,還是針對患者神經進行精準麻醉,還是產婦超聲圖像診斷,都能提供更好的效果。
可靠連接與可編程網絡實踐,企業產品創新更快一步
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技術支持,不僅意味著英特爾能夠為企業提供可靠的網絡,還意味著數據路徑中所有網絡設備均可編程,讓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擁有可擴展性更強的網絡。
英特爾On產業創新峰會上,英特爾展示了與和碩合作開發的一套在地震、龍卷風等極端情況下可以建立可靠網絡通信體系的5G方案。
基于英特爾平臺和軟件技術,和碩為救災人員開發了便攜式5G基站解決方案。這個手提箱大小的便攜基站可以在一小時內架設好,并為手機、攝像頭、無人機提供5G Wi-Fi連接。為救援人員的工作提供很大幫助。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演示針對極端環境的5G解決方案
救災搶險之外,英特爾與和碩的合作,也讓無線頻譜的5G可用性得以提升。客戶可以借助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平臺和FlexRAN軟件平臺,實現智能工廠等商業應用。
網絡解決方案商Juniper CTO Yavatkar表示:“英特爾的FlexRAN架構幫助Juniper以創新方式實現了蜂窩基站路由器(CSR)的虛擬化。目前Juniper正在與英特爾合力開發解決方案,以交付高性能、低時延與寬帶密集型應用,使企業在邊緣計算時代獲得長足的發展。”
可編程網絡的實踐則在英特爾同埃克森美孚的合作中得以體現,埃克森美孚與英特爾合作,組建了OPAF(Open Process Automation Forum),該平臺由高性能的可編程平臺和可信的邊緣平臺組成,基于英特爾? 至強?處理器和OpenVINO? 凌動? 處理器系統構建不同的解決方案和分布式計算節點,朝著軟件定義的、可編程的狀態發展,以便于用戶靈活添加新功能。
倘若將OPAF應用到從石油、天然氣,到造紙再到化工等眾多自動化的行業,原本封閉的專有系統得以改善,從此能夠采用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創新產品,并將其整合成更加先進的系統,打造更加卓越的產品。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里,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將取決于快速采用和更大化利用IT基礎設施和創新技術的能力,英特爾作為全球半導體的領軍者,持續拓展智能芯片技術的深度和廣度,以先進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從邊緣到網絡,助力處在深水區的傳統企業們,以智能邊緣為突破口,更快一步實現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