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低迷,沒有往日榮光。在疫情之外,或許還有其他原因。
在Meta內部,有款代號為“Milan”的智能手表,秘密研發了至少兩年,該設備原型據稱支持 Wi-Fi和 GPS,還包括雙攝像頭。
從之前曝光的產品原型圖來看,這款智能手表最特別的地方莫過于機身上的兩個攝像頭,一個是位于正面的 5MP 攝像頭,還有一個 12MP 的攝像頭位于機身背面,緊貼佩戴者的手腕。與專注于健康和運動的 Apple Watch 不同,Meta 的這款智能手表有可能成為其元宇宙規劃的一部分。
圖:Meta內部代號為“Milan”的智能手表
據了解,Meta 的這款智能手表設備原計劃在 2023 年發布,預計定價為 349 美元。不過,據彭博社報道,Meta 已經停止研發內置攝像頭的智能手表。但報道還指出,Meta 仍在開發其他手腕可穿戴設備。
至于暫停研發的具體原因,有傳言稱是因為雙攝像頭與“肌電圖”功能沖突,但除了技術實現的挑戰之外,從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方面,或許也可以窺見其他方面的原因。
根據 IDC 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出現首次下滑,總出貨量為 1.053 億部,同比下降 3%。可穿戴設備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消費者開始將花費使用在可穿戴設備以外的類別上,而這一現象在居家辦公和生活時進一步擴大。
盡管整體上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并非所有可穿戴設備的細分類別都有相同的下降趨勢。例如,基礎手環類下跌了40.5%,而手表類在此期間卻增長了9.1%,并占據了整個市場28%的份額。
此外,據Canalys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下降 4%,跌至 4170 萬部。
與此同時,Canalys公布的數據也印證了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仍在繼續從手環轉變到手表:繼前五個季度后,基礎手環出貨量第六次下降,下跌了 37%。在 2019 年第四季度出貨量達到 2790 萬部后,基礎手環發貨量便一路下跌,今年一季度是首次跌至 1000 萬部以下。
從Canalys的數據可以看出,腕帶手表(包括基礎手表和智能手表)占本季度所有可穿戴腕帶設備發貨量的 76.6%,增長 15%,達到 3200 萬部。不過,雖然腕帶手表出貨量的增加有助于抵消基礎手環的下降,但仍然無法避免整個可穿戴帶設備市場下滑的趨勢。
在全球市場整體的下滑趨勢之下,中國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根據IDC公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584萬臺,同比下降7.5%。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耳戴設備既是可穿戴設備中出貨量最高的分類(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1596萬臺),也是唯一同比正增長(同比增長3.5%)的細分分類。對于手表市場來說,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716萬臺,同比下滑15.3%;其中成人手表出貨量386萬臺,同比下降1.7%;兒童手表出貨量330萬臺,同比下降27.2%;手環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出貨量263萬臺,同比下降33.6%,持續下滑趨勢明顯。
這幾種細分產品的出貨量變動,基本上均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疫情對戶外活動的限制以及消費情緒的影響,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手表、手環類產品出貨量的下滑,而疫情居家卻對耳機類產品的影響不大。
對于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來說,除了按類別分類后表現有所差別,不同公司的出貨量也不盡相同。
對于蘋果來說,得益于市場對Apple Watch的強勁需求和產品的出色表現,蘋果在腕帶手表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尤其是Apple Watch SE的出貨量甚至超過了200萬臺。從IDC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蘋果以30.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同比增長6.6%。不過,由于該公司面臨來自低成本競品的沖擊,本季度AirPods的出貨量與此前持平。
在蘋果之后,三星以10.3%的份額排名第二,同比下滑9.9%。其中,最新發布的Galaxy Watch 4系列繼續保持暢銷,手表出貨量在本季度增長了32.7%。
除此之外,小米、華為分別位列第三、第四。其中,小米以9.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同比下滑23.8%,下滑主要是由于小米手環等腕帶類別的銷量疲軟;華為則以7.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同比下滑10.8%。
在可穿戴設備剛剛興起的時候,多數還是手環類產品,僅具備一些常見的基礎功能,但隨著芯片、處理器、傳感器等技術的發展,智能手表因為擁有更大的顯示屏、承載更豐富的功能而更加受到歡迎。
但發展至今,哪怕是智能手表在功能方面也已經出現了“同質化”的趨勢,但價格卻水漲船高。而且雖然多數手表已經能夠滿足對用戶健康情況的跟蹤,但相比于輔助醫療的效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用戶暫時并不愿意為這種“過家家”健康檢測的能力付出較高的溢價。同時,在手環和手表之外,像Ola智能戒指等全新的可穿戴品類也在不斷涌現,也對智能手表的銷量產生了一定沖擊。
不僅如此,目前的智能手表還是相對獨立的終端設備,雖然已經可以通過藍牙等與手機進行連接,但依然缺乏像手機一樣的生態,甚至也不具備手機一樣的獨立操作系統。相比之下,蘋果手表的高增長也可以得到解釋,其獨立的Watch OS系統已經迭代到第九代,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更高期待。
因此,想要挽救低迷的銷量,智能手表需要發展出自己的生態,與更多設備做好互聯互通,讓智能手表更多的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終端設備,而不是一個僅僅用來看時間的高價玩具。
參考資料:
1.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超7%,短期內增長面臨挑戰,IDC咨詢
2.IDC:2022Q1全球可穿戴設備總出貨量為1.053 億部 同比降幅3%,IDC
3.Canalys:2022年Q1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為4170萬部 同比下降4%,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