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上周簽署了價值 2800 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以補貼國內半導體生產并緩解短缺問題。在他們看來,這是個大錯誤。
半導體永遠不應該短缺。半導體芯片是通過熔化沙子并將其切成薄片進行加工而制成的。短缺?只是 go to the beach。然而,短缺仍然存在,盡管目前的短缺幾乎已經結束。
你不能只是把錢扔在問題上。是的,為了處理這些晶圓,公司在制造設施或工廠以及昂貴的超精密機器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這些機器可能會在五年內保持最先進的狀態。他們不斷地花在光刻、植入、退火、濺射和拋光上,不斷地修修補補以提高良率。在半導體制造中,微小的塵埃就像小行星撞擊城市。一個斑點可以毀掉幾個月的工作。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羅夫曾經告訴我,一個人不小心將墨水灑到晶圓廠的蒸餾水供應中的故事。工程師們嚇壞了,但奇怪的是良率上升了。制造芯片更像是藝術而不是科學。不僅是沙子加資本;大腦起著巨大的作用。
我曾經參觀過位于俄亥俄州代頓的一家制造廠,通用汽車決定在那里制造自己的芯片。當工廠無法生產任何可用的芯片時,通用汽車感到震驚。沒有任何效果。事實證明,員工用來握住和移動晶圓的鑷子會帶走污染物。
1990 年代初期,我在臺北會見了新的代工廠創始人張忠謀。他自豪地向我展示了封裝的晶圓載體,不需要鑷子。臺積電就是這樣開始的。
之后,就出現了一種新的“無晶圓廠”半導體模型。公司可以在加利福尼亞設計芯片,然后在臺灣制造,然后在菲律賓或印度尼西亞組裝,而不需要擁有晶圓廠。當然,那些擁有昂貴設施的人提出了抗議。Advanced Micro Devices 創始人Jerry Sanders當時就宣稱“真正的男人擁有晶圓廠”。然而今天,AMD 是無晶圓廠的——它的處理器是由臺灣臺積電制造的——而且 AMD 的市值超過了英特爾,這讓人震驚。
英特爾在其奔騰微處理器上擁有巨大的利潤率,可以在最先進的晶圓廠上花費比其競爭對手更多的錢,但為了可預測性,創新最終被擱置一旁。英特爾會讓一個晶圓廠運轉起來,然后“完全復制”新的千篇一律的晶圓廠。對于較小的特征尺寸,英特爾研究了荷蘭設備公司 ASML 的新極紫外技術,并認為使用起來過于昂貴和冒險。臺積電采用 ExtremeUV 并贏得了勝利,尤其是在移動設備的低功耗芯片方面。臺積電現在在晶圓廠上的花費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由于《芯片+法案》為芯片制造商提供了 520 億美元的補貼和稅收抵免,國會表示真正的國家擁有晶圓廠。該法案還授權 10 億美元用于脫碳——這很奇怪,因為芯片是由硅制成的。更糟糕的是,美國正在獎勵英特爾,后者剛剛宣布一個災難性的季度,排名第三,僅次于臺積電和三星。
沒有什么是免費的。甚至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也承認,在長達 1,054 頁的法律中“有很多附加條件”。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賴恩·迪斯( Brian Deese )贊同命令和控制型產業政策:“問題應該從‘我們為什么要推行產業戰略?到“我們如何成功地追求?” ” 這與蘇聯或中國的五年計劃一樣錯誤。產業政策最終導致災難。日本通商產業省對國內半導體產業進行微觀管理,最終導致其衰落。如今,沒有一家日本半導體公司進入全球前 10 名。由于中國無法獲得 ASML ExtremeUV 設備,因此在先進芯片方面進展也甚微。
補貼是錯誤的做法,施舍幾乎總是根據對政治家的好處而不是合理的經濟學來分配。金錢往往以搖擺狀態告終。瞧,這就是英特爾在俄亥俄州和亞利桑那州建造新工廠的地方。關于補貼,埃隆馬斯克在《華爾街日報》的 CEO 委員會峰會上說:“把它們都刪掉?!保↗ust delete ’em all.)
相反,美國可以讓供應商為軍方、情報機構等機構下大量芯片訂單。他們甚至可以預付。硅谷最初是建立在為洲際導彈和太空計劃訂購晶體管的基礎上的。問得好,也許蘋果和 Alphabet 也會預付國產處理器和機器學習芯片的費用。
不要讓游說者分配資金,因為華爾街總是將施舍視為巨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估值降低和私人資本成本上升。上周我注意到,芯片是催生 40 年超級牛市的魔豆。它們不像豬肉和豆類那樣起作用。這是我們一次又一次犯的錯誤。不要“完全復制”糟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