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經濟日報》 11月1日報道,半導體景氣下行,臺積電二度下修資本支出之際,傳出3納米制程大客戶臨時取消訂單,臺積電因而大砍供應鏈訂單,最多高達四、五成,涵蓋再生晶圓、關鍵耗材、設備等領域。
業界傳言稱,臺積電遇到3納米制程某預定大客戶臨時取消訂單,導致其近日將要量產的3納米制程,月產能比原先規劃明顯減少,約僅1萬多片,要等到明年下半年N3E制程量產,3納米制程月產能才會明顯增加,這也影響相關供應鏈業績動能,甚至傳出訂單比年初規劃大砍四至五成。
報道顯示,不具名的臺積電供應鏈私下透露,來自臺積電的訂單確實從第三季度末開始轉弱,第四季度與明年首季訂單持續下滑。目前所知,受沖擊的領域包括前段生產制程與后段先進封裝制程,其中對后段的影響幅度大于前段。
10月13日,臺積電曾表示,預估的2022年400億至44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目標,目前則降至約360億美元,包含仍持續面對供應不順的干擾與反映市場需求變化。這已經是臺積電第二次下修今年資本支出目標。
《臺灣經濟日報》稱,這意味著原本要釋放給供應鏈高達上千億元的商機被砍掉,掀起供應鏈骨牌效應。
臺積電尚未對此回應。臺積電先前在法說會上提到,3納米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量產,預期在高速運算與智能手機應用驅動下,2023年平穩量產,但臺積電并未透露3納米月產能細節。
報道指出,針對目前的情況,臺系設備工程廠商保持警戒,預料新接訂單高峰期恐已過。業內人士分析,多個設備工程廠目前在手訂單均為歷史新高,主要貢獻大多來自半導體產業龍頭臺積電的擴建新廠效益,并可望確保至2023年營運無虞。
另外有設備廠表示,明年來自臺積電的訂單確實低于原本預估,并且優先使用庫存耗材,以至降低市場流動性,影響到公司的成長動能。至于材料廠方面,部分業者已感受到臺積電訂單有些減少的壓力。
相關供應鏈業者指出,目前只能盡量分散爭取更多客戶的訂單,并加速布局其它產業市場來因應。
今年以來由于全球通脹、俄烏沖突等一些不確定因素,全球消費電子需求下滑,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產品受到嚴重影響,產業鏈廠商都在進行庫存修正,傳導至臺積電等集成電路代工企業。之前,芯片設計大廠聯發科、英偉達(Nvidia)、超微(AMD)等陸續傳出砍單消息,承認要啟動庫存調整,并下調財務目標。
日前,臺積電在法說會上也松口承認半導體景氣下行的事實,并且預測明年全球半導體將衰退,但強調臺積電是例外。根據臺積電日前發布的展望預測,第四季度美元營收將介于199億至207億美元之間,均值將微幅季增0.4%,仍有機會再挑戰新高,明年也將力求持續成長。
臺積電先前提到,第四季度5納米制程的需求持續增加,補足終端市場需求轉弱、客戶持續調整庫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