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連接標準聯盟(CSA)近日宣布,面向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技術標準規范Matter 1.0版本正式發布,認證程序同時開放。該標準規范在起草階段便得到蘋果、亞馬遜、谷歌等眾多廠商的支持,目前組織成員涵蓋550多家科技公司。
國際組織連接標準聯盟(CSA)總裁兼CEO Tobin Richardson表示:“這次標準的發布是我們組織和整個行業致力讓物聯網更為簡單安全和更有價值所邁出的第一步。憑借全球范圍大大小小眾多公司的大力支持,Matter 1.0的發布不僅僅是我們聯盟和聯盟成員的重要里程碑,也開啟了未來無限可能。”
隨著全屋智能進入3.0時代,用戶需求已從單一智能產品需求轉變為全場景、全屋智能的需求。但在產品落地過程中,底層無線協議難以互聯互通是阻礙全屋智能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圍繞“真痛點”將“互聯互通”真正落地,成為企業競爭新的關鍵籌碼。
Matter標準是由Google、亞馬遜、蘋果等巨頭共同主導推出,國內有小米、華為、涂鴉智能等廠商加入其中,在成立之初就承諾使用Matter標準的設備將兼容 Alexa、Google Home和HomeKit生態, 這意味著目前各自為營的生態系統設備可以實現互聯互通,讓消費者不再因為某個智能家居產品只適用于某個平臺而成為采購它的理由。Matter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讓真正優秀的產品浮現出來。
目前,CSA聯盟已經有550家科技公司成員。隨著Matter 1.0技術規范正式發布,認證程序同時開放,來自物聯網生態各個環節的聯盟成員公司自此擁有了一套完整解決方案。
Matter打通物聯網生態壁壘,為市場提供跨品牌互聯互通的新一代產品,幫助廠商輕松打造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讓物聯網的長期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Matter作為一個高度標準化、通用化同時兼顧易用性的互聯互通標準,能夠實現跨系統、跨平臺連接、控制、數據共享。這種極強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讓通信協議紛繁復雜的碎片化問題得以解決,打破多生態系統間的交互壁壘,實現智能設備的無縫互聯、協同工作。
Matter并不會對各種現有通信協議造成打壓,也不可能替代,其理念是將各協議集中在一個共享的保護傘下,通過規范來利用每種通信協議的優勢,其第一波支持的協議分別是以太網、Wi-Fi、低能耗藍牙和Thread。圖片通過為最終用戶和開發人員消除障礙,Matter可以為新的應用和服務實現連接性。
一方面,可以幫助生態系統服務商、設備制造商和最終用戶破解物聯網碎片化難題,打破當下各智能家居品牌只支持自家協議的山頭林立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將多維度、大范圍地提升全屋智能的價值,推動全屋智能產業完成競爭維度的分化,逐漸融入物聯網大一統時代。
Thread專為智能家居和商業物聯網而構建,解決了物聯網的安全性、互操作性、功耗和架構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擁有許多優勢如低功耗、即連即用、無縫接入以及響應時間快速。
低功耗:Thread功耗僅為Wi-Fi的十分之一。且支持電池供電設備,如日常使用的溫控器、照明設備、安防產品等。作為家庭網絡的一部分,無需頻繁充電或更換電池。
即連即用:與藍牙和 Wi-Fi 類似,Thread 允許智能家居設備與互聯網、應用程序彼此直接通信,中間無需任何網關。
無縫接入:與其他低功耗智能家居協議不同,Thread 是基于互聯網協議 (IP) 的,這意味著它可以直接連接到任何其他基于 IP 的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和 Wi-Fi 路由器。
響應時間快速:得益于Thread,Matter還可以實現本地網絡控制,將設備控制轉移到本地網絡,從而提供更快的響應時間,在設備之間即時發送和接收數據,用戶即使失去了與互聯網的連接,仍可以保持智能家居環境正常工作。
總體來說,借助Thread,用戶可以輕松地使用他們的Matter設備,體驗到更靈活、可靠、快捷的網絡。Matter over Thread的創新,可以讓設備商從追求場景連接性,轉向專注創新。同時,終端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