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純靠軟件驅動的智能家居產品開始受到關注,Notifya可以通過調用手機里的傳感器實現感知,對門窗開關情況進行監控。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手機無需聯網,而門窗也可以只是傳統門窗。
近日,一款純靠軟件驅動的智能家居產品開始受到關注,其功能堪比市面上的智能硬件。這款軟件便是Notifya。據了解,Notifya是一款手機軟件,可以通過調用手機里的傳感器實現感知,對門窗開關情況進行監控。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手機無需聯網,而門窗也可以只是傳統門窗。
此外,在聯網的狀態下,該軟件還能讓手機與不同品牌、不同通信協議下的智能家居互聯,實現跨設備監測。
該軟件可以適配安卓與iOS系統,兼容已被迭代的多個版本,使得舊手機可以被改造成為智能家居產品。同時,在聯網的狀態下,作為中控平臺,手機也比智能音箱方便,更能省去買智能中控屏或布置網關的錢。
舊手機感應傳統門窗開關
又是科技與狠活?
在實現對門窗的感應上,與現在全屋智能不同的是,Notifya提供的功能的是監測,而非控制,畢竟面對的對象是傳統門窗。不過光說監測的話,相比全屋智能Notifya是零成本實現,因為它無需對門窗進行改裝(如買動靜貼、加地磁傳感器等)。
據介紹,Notifya對門窗開關的監測來自于手機的麥克風,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對空間內“壓力波”變化的偵測,通俗理解的話,此“壓力波”就是空間內氣壓或氣流的變化。因為門窗在開啟和關閉時,空間內的氣壓或氣流會發生變化,Notifya可以使麥克風以音頻信號的形式收集這些“壓力波”。當然,音頻信號在復雜的環境里肯定有干擾,但Notifya明確表示在應用中使用了一些先進的音頻處理算法,可以過濾空間內的電視背景音、語音等噪音。
在實際操作中,測試人員還發現,雖然大部分聲音會被過濾,但如果以吹氣的方式干擾Notifya工作,會有可能導致軟件誤判。
在軟件側,Notifya擁有簡單易懂的UI。主界面上是一個大開關和弧形滑塊。大開關點亮后,Notifya會進入警戒狀態(arm),在判定門窗開關時便會發出提示(Alerts);而弧形滑塊用以調節靈敏度,靈敏度越高,則對“壓力波”的變化越敏感。在弧形滑塊上方還有報警狀態和監控強度的指示,使用者可以通過最外層會移動的強度指示和白點位置,來判斷靈敏度閾值是否合適。
Notifya軟件UI與實際應用測評(圖源:Notifya)
在大開關的下方還有一個類似手機振動的標志,代表設備是否處于移動狀態。當設備處于移動狀態時,圖標會亮起,軟件停止工作。但如果需要軟件在任何時候都處于工作狀態的話,需要在設置中關閉“移動時禁用”的開關。
以上是可以在未聯網的狀態下實現的功能,它可以監測整間屋子里每一扇門窗的開關狀態,但在實際應用中,部分人仍反饋“監測靈敏度對滑動門來說有待提高”。不過Notifya能抓住用戶的絕非其用算法實現的這項監測功能,還有它在聯網狀態下的多設備互聯功能。
中控平臺需求激增
舊手機是零成本“平替”?
如今,智能音箱市場處于衰頹狀態,當初希望以“控制中心”的角色革命智能家居市場的語音助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終究還是敗下陣來。前些日子Business Insider報道,在亞馬遜計劃裁掉的1萬個崗位中,受沖擊最大的是其Alexa部門,該部門在2022Q1虧損30億美元,預計今年虧損將達100億美元。而Alexa便是當初憑借Echo火爆全球的語音助手。
不過智能音箱的落寞,并不代表人們對“控制中心”這一角色沒有需求,反觀2022年的智能中控屏市場正高歌猛進,在九月,IDC發布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場出貨量為30萬臺,同比增長160.7%。
換句話說,在割裂的智能家居場景里,其實消費者仍需要一個中控平臺。雖然打破一切通信壁壘的Matter協議已在路上,但從落地到普及還需一段時間,而Notifya則正試圖填補這段時間的空缺。
Notifya設備功能實現(圖源:Notifya)
據了解,Notifya能夠共享設備代碼或關聯的鏈接,進而在軟件上關聯此設備。據測試人員介紹,兩臺設備之間的同步信息需要特殊的網絡環境,不過配置完成后響應速度非常好。可以實現在Notifya軟件上查看設備狀態信息,只是并不能實現遠程控制。
雖然在平臺功能上有所局限,但Notifya可通過MQTT協議訪問,作為終端設備成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一是多個開啟Notifya軟件的舊手機間可以互相控制;二是可通過連接到其他智能家居平臺上,作為終端設備被其他平臺控制(如蘋果的HomeKit等)。
支持Home Assistant的Notifya(圖源:Notifya官網)
總的來說,Notifya即使有美中不足,卻在創新性和實用性上出乎人意料,至少對于想給房間進行智能化改造卻不想花錢的用戶而言,它的確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據使用者介紹,Notifya可在30平米的房間內使用,能為門窗傳感器或更換智能門窗省下一大筆錢。
而最近,這款應用背后的智能家居市場也正逐漸火熱起來。
智能家居賽道再火熱
利好消息不斷
首先是最近正如火如荼搞復蘇的房地產,正帶動家電、家裝、智能家居等市場回暖。在如今家裝家居家電一體化所呈現的“大家居時代”,無論是B端精裝房或酒店公寓智能化建造,都與房地產關系緊密。同時這點已在股市里被驗證——近日房地產板塊的持續拉升,已帶動家裝、家居、家電等相關產業鏈集體走強。
第二是Matter的到來,將為智能家居帶來不小存量替換。最近相關大型消費電子企業已在不斷出更新產品,蘋果的HomePod已在2022年11月更新軟件支持Matter協議、三星和亞馬遜基于Matter建立了SmartThings和Alexa的互操作性、Govee已加入Google Home開發了支持Matter的燈條,而國內美的U型窗式空調也已獲得Matter認證。
近期關于Matter新聞(來源:物聯網世界網)
最近,蘋果更是將“家居”放進了首頁(過去該部分為HomePod),開售大量智能家居配件。
通過以上動態也不難判斷,智能家居市場或也終于要再次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