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首次實現了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用戶數量上的“物超人”。截至2022年底,代表“物”連接數的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8.45億戶,占全球移動物聯網用戶總數的70%。2022年,蜂窩物聯網應用快速提升,2022年也被稱為蜂窩物聯網之年,蜂窩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310億美元。據研究公司Juniper預測,2026年蜂窩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610億美元。
在“人”的連接紅利見頂,用戶結構趨于穩定的當下,對“物”的爭奪成為電信運營商的新主場?!叭f物互聯,模組先行”,模組是物聯網通信的“連接器”,每增加一個物聯網連接數,就需要增加1~2個通信模塊。隨著物聯網應用和連接數的快速增長,物聯網模塊市場引發業界關注。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將超過12億,年復合增長率為12%。整個物聯網生態系統,各種技術多元并進。然而,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增長主要由5G、NB-IoT和4G Cat1 bis等技術驅動。
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蜂窩物聯網模塊出貨量排名前三的技術NB-IoT、4G Cat1和4G Cat4,占了總出貨量的60%以上。就收入份額而言,5G、4G Cat4和4G other是前三大技術,占據了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二。總體而言,5G成為驅動物聯網模塊領域增長最快的技術之一。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NB-IoT、4G和5G多網協同發展的格局,網絡覆蓋能力持續提升,相關應用創新活躍。同時,產業界正加快推動5G RedCap走向成熟。
從市場格局來看,我國不僅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絡市場,也是全球領先的蜂窩物聯網模塊市場。據Counterpoint全球蜂窩物聯網模塊和芯片組跟蹤器的最新研究,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前五大物聯網模塊供應商都來自中國,分別是移遠通信、廣和通、日海智能、中國移動和美格智能。中國企業在全球蜂窩物聯網模塊市場中領先,緊隨其后的是北美和西歐。
在出貨量方面,龍頭企業移遠通信、廣和通和日海智能三家企業撐起了全球移動物聯網模組市場的半壁江山,三家出貨量份額達到52.4%(據2022年前三季Counterpoint研究機構數據)。
移遠通信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1.36億元,同比增長35.58%;凈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83.83%。主要產品類型包括GSM/GPRS模組(2G模組)、WCDMA/HSPA模組(3G模組)、LTE模組(4G模組)、LPWA模組、5G模組、GNSS定位模組、Wi-Fi模組,以及天線等。2022年度,移遠通信境外營業收入占比已超50%。
廣和通2022年前三季營收37.2億元,同比增長30.38%;凈利潤2.86億元,同比下降11.6%。廣和通自2020年以來不斷升級Cat1及NB-IoT產品,2022年上半年,廣和通正式發布了LTE Cat1模組MC669系列。
據了解,廣和通接近60%模組發貨來自國內市場。廣和通已經與高通、聯發科、 UNISOC、 Sequans 和 Autotalk 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以擴大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幫助廣和通填補與移遠在全球物聯網模組市場上的巨大差距。
日海智能2022年前三季營收達24.68億元,同比降22.53%;凈利潤虧損8.42億元,同比降400.89%。據悉,日海智能無線通信模組產品隊列全方位涵蓋 GNSS、2G、3G、LTE Cat1、LTE Cat4、LTE Cat6、LTE Cat12、5G和5G+V2X等多種通信制式產品。盡管由于5G產品銷售未達預期、研發和平臺投入較大等原因仍處于虧損狀態,但在物聯網模組領域地位逐步提升。未來將更加聚焦無線通信模組相關業務,實現物聯網業務“連接+應用”的戰略布局。
在2016年以前,通信模組市場基本被海外廠商壟斷。而到2021年,全球通信模組大部市場份額已被中國廠商占據,其價格優勢成為主要原因。
《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通過梳理三大運營商采購和招標網中公布的物聯網模塊招標結果不完全數據發現,國內市場的一些新興模塊企業正成為通信物聯網模塊行業生力軍。
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連科技”)在中國移動公布的物聯網模組采購中,中標10個標包,數量最多。據了解,九聯科技在布局物聯網模塊業務不久的2021年,其物聯網模塊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收入便突破1億元,并于2022年初發布了搭載新一代國產芯片5GNB V100方案模組。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山科智能、威星智能等客戶形成批量出貨。
新生勢力的嶄露頭角,讓物聯網模組企業格局悄然生變。根據IoT 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270億個。5G IoT成為所有制程中增速最快的,而5G通信模組較高的售價也為國產廠商帶來“回血”的關鍵轉折點。
物聯網模組廠商認為,在未來的5~10年看不到物聯網天花板。為此,從人的連接到物的連接,從連接數的“物超人”到連接價值的“物超人”,深耕物聯網模塊行業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