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數字基座 智慧物聯—AIRIOT4.0平臺發布會”在北京圓滿落幕。航天三院科技委總工程師王連寶應邀出席本次會議并接受媒體采訪,共同參與訪談的還有AIRIOT產品研發創始人、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物聯事業部總經理田淼,兩位就數字化轉型、產業賦能、AI應用、數字孿生等多個話題答記者問,并與媒體展開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數字經濟發展中的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
航天三院總師王連寶談到,數字化轉型對產業的影響分為兩個方面: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新動能,通過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個產業深度融合,在提質增效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數字化產業不僅限于企業層面的數字化轉型,我們國家所提出的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建設需求,包括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面向政府和社會層面,數字化轉型也十分重要。不管是企業也好,政府也好,社會也好,對數字化轉型都是有很強的迫切需求。對數字化產業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和契機。
AIRIOT構建數字基座,賦能工業物聯及智慧領域的轉型升級
談到AIRIOT作為物聯網技術底座賦能行業轉型這一話題,航天科技控股集團智慧物聯事業部總經理田淼表示:我們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對垂直領域的覆蓋,從3.0版本就開始了。包括對物聯設備的平臺化智能化管理,以及很多系統集成項目。
在智慧能源、光伏等領域,我們的覆蓋量還是比較大的。在智慧領域涵蓋的場景包括智慧園區、智慧樓宇;公共領域在智慧旅游,智慧燈桿,智慧交通等等,屬于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同時AIRIOT還應用在城市的生命保障項目,包括燃氣領域、熱力領域、智慧管廊等民生相關的一些領域。大概是涵蓋這些場景,總結下來有將近40多個場景的應用覆蓋。
AIRIOT新升級4.0實現的自我顛覆和無限創新
關于AIRIOT4.0的創新和功能亮點,田總談到:作為產品的研發創始人,我們這個產品一點點孵化出來,成長到現在十幾年的產品發展歷程,升級迭代過大大小小的很多個版本。其實作為研發人員,大版本的升級還是比較忌諱。
為什么今天從3.0變成了4.0? 最重要的原因是產品底層架構做個改變,這里面有包括對自我的顛覆和產品創新的理念。上面講到我們在3.0版本時期服務了很多的跨領域的項目,隨著應用的場景越來越多,我們發現之前的平臺設計會有一些問題,有一些過度設計或者有一些場景應用上不完全匹配的點,所以通過4.0從數據底層的架構做了改變,包括五大核心能力引擎功能都進行了升級。
數據采集與控制引擎,對整個數據模型進行了改變,化繁為簡,讓用戶體驗更快捷更方便。可視化引擎重構了整個可視化的底層,生成畫面的效率更高,增加了如三維畫面的數據捆綁、工藝流程圖、更靈活的視頻組件等功能。數據分析引擎通過AI應用,大幅度的提升了數據分析的智能化能力和效率,豐富了AI算法模型庫,集成了很多垂直行業專屬的算法模型。業務流引擎幫助用戶很輕松的搞定業務流轉,包括報警流程、設備聯動、業務聯動、數據處理等等功能。同時,4.0所有的接口面向用戶免費開放,我們希望以一種更開放的態度來實現玩轉AIRIOT,基于我們平臺做無限創新和二次開發,不給客戶做任何的限制。
AIRIOT未來發展的下一站燈塔
運用大數據算法實現預診預警,以及運用航天模擬仿真技術與數字孿生的融合。
航天三院總師王連寶談到:現在的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做到事故報警,當數據超過報警閥值,通過報警聯動對事件或事故進行處置。那么未來,結合大數據技術和算法,物聯網平臺能夠提供事先的預診和預警?舉個例子,馬上雨季來臨,一個低洼路段或一個地道橋的積水情況,如果通過物聯網平臺進行數據采集并結合往年的雨量大數據進行算法計算,提前預測到這個路段的積水量并提示汛情預警。這是我們后面要加大力度的工作。
第二個事情是跟數字孿生的融合。除了利用物聯網數據采集實現以實應虛,同時還要做到與虛的共識,充分運用航天的模擬仿真技術優勢,未來把模擬仿真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結合,在數字孿生的環境里反映出來。
開放生態,讓AIRIOT成為產業上下游融合共通的平臺
據悉,隨著AIRIOT4.0的發布,AIRIOT的生態體系也面向外界全面開放。田總介紹到,AIRIOT的生態體系建設分為四大板塊:業務生態聯盟,賦能項目服務商、集成商、硬件服務商、設備提供商、開發者等產業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更多的產品支撐和資源共享;市場生態聯盟,聯合行業協會、媒體、商會等機構搭建線下活動平臺,促進行業交流;智慧物聯商城打造產業級項目案例共享商城,賦能合作伙伴快速響應項目需求;大學計劃搭建校企合作和師資共建平臺,培育物聯網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