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季,滂沱大雨引發內澇成為很多城市的痛點,安全危害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也考驗著城市排水防汛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尤其當下,全國已經進入“七下八上”(七月下半月至八月上半月)防汛關鍵期,防洪排澇成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國家兩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建立城市排水防澇跨區域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強化部門協同,有效應對城市內澇風險。
有專家指出,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正在被應用于防汛抗洪的各個環節,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將是城市防汛能力提升的關鍵。
海納云,作為城市應急管理與安全領域的頭部企業,積極踐行科技防汛的使命,助力城市防汛工作更加科學、精準、高效。其融合AIoT、AI算法、數字孿生等核心技術,依托自研的超聲波液位計等感知終端,及“防汛排澇監測預警平臺”這一防汛“大腦”,打造軟硬一體的“城市防汛排澇監測預警解決方案”,實現“感知層、數據層、應用層”等全棧式立體化賦能,滿足汛前、汛中、汛后的全流程管理,為防汛應急場景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助力政府部門做到態勢掌握、響應聯動、決策科學、指揮高效,為城市防汛排澇筑起“智慧堤壩”。
▲海納云筑牢汛期“智慧堤壩”守護城市安全
01
構筑智慧防汛系統
4大能力提升城市防汛管理水平
近期,臺風天氣導致部分城市發生強降雨,國家防總將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以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各項臺風災害防范工作。雨季汛情當前,充分發揮智慧化的手段,提升城市面對汛情的應急和調度水平,成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有力抓手。
海納云利用科技創新的先發優勢,針對汛情感知不靈敏,預警能力不足、缺乏科學的輔助決策支撐等城市防汛管理中常見的難題,構建匯水區、濕地、調蓄池、雨水管網、泵站及河道水體等雨水排放共同體,建設雨水管控監測感知網絡,打造雨前積水預警、雨中應急調度、雨后總結評估,多部門、全方位、廣覆蓋的智慧防汛系統,形成靈敏感知、預警研判、應急調度、輔助決策四大能力,精準破解城市排水防澇困境,提升應急管理能力,護航城市安全運行。
▲海納云對易積水點進行全面監測
海納云智慧防汛系統四大能力具體是:
01實時監測感知雨水管網及汛情狀態
運用超聲波液位計、雨量計、電子水尺、遙測終端(RTU)、太陽能供電系統等組成的立桿式一體化監測站,構建雨水情感知“一張網”,實現雨量、水位信息的自動采集、存儲,并將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管理平臺,為提升防汛全流程管理水平夯實數據支撐。
02精確預警城市內澇積水
海納云打造“防汛排澇監測預警平臺”,構建內澇監測預警“一張圖”,通過GIS對城市內澇積水分布情況和警情進行直觀展示,全面掌握城市內澇積水狀態。同時,在重點區域、易澇區域及自然排水水系,實時監測液位、雨量數據,通過AI算法,對超過閾值的積水點自動預警和智能診斷,提高對城市積水風險監測的效率,為提前做好防汛救災工作贏得充分的準備時間。
03應急指揮聯動處置
構建防汛數字化預案響應流程,打造全流程、可視化的防汛應急管理和指揮協同平臺,當防澇預警和突發事件發生時,立即啟動關聯應急處置預案,實現突發事件快速精準處置。運用APP信息同步、短信/微信通知、現場處置及視頻聯動等方式,對水位、雨量超限告警。在積水的危險地點,采取地下閘門、LED顯示屏、聲光報警器等多種方式進行危險警示和通行阻斷。
04輔助決策,優化汛情應對策略
建設防汛輔助決策駕駛艙,融合城市積水監測、城市防汛指揮數據,將設備與GIS地圖無縫銜接,實時顯示各個測點數據、報警信息等數據,實現“一圖全監控、一屏知家底、一平臺資源調配,一鍵達基層”。根據實時動態信息,建立暴雨內澇AI算法模型,對基礎地形、下墊面、水文數據、排水設施等進行內澇模擬分析,為綜合決策分析奠定科學基礎。
02
4大系統優勢
海納云筑牢排澇減災“科技屏障”
海納云以不斷升級的數字化技術,為防汛工作筑起一道科技屏障,在賦能防汛排澇的各應用場景時,呈現出4大突出優勢,成為科技防汛的優秀典范。
▲依托AI算法,實現內澇模擬分析
優勢一:監測范圍廣
實時對道路低洼處、下穿式立交橋和隧道涵洞等多種易積水點進行監測,覆蓋范圍廣;
優勢二:動態感知靈敏,預警發布多元化
城市內澇監測預警系統集成雨量、圖像、水位采集等,對超過閾值的積水點靈敏自動生成城市內澇預警;且采用廣播、LED電子屏、預警 燈、短信等多種方式報警,及時避免人員、車輛誤入深水路段造成重大人身傷害與經濟損失。
優勢三:離線斷網啟動邊緣計算確保分析預警
基于GIS地圖展示歷史積水點位分布,提供積水演進過程模擬,對暴雨情景下的洪澇進行預測和成災推演分析。且在汛情期間出現斷網情況時,自動啟動邊緣硬件計算分析能力,確保監測點自主監測及智能預警。
優勢四:應急處置協同性強效率高
當防澇預警和突發事件發生時,系統自動關聯應急處置預案,實現防汛協同指揮。支持智能聯動和人工聯動兩種模式,支持遠程啟停聯動設備,并基于GIS展示仿真關聯設備現場運行狀態。
03
3大實戰案例
為全國防汛內澇治理提供優秀經驗
目前,海納云城市防汛排澇監測預警解決方案在青島、鶴壁等多地落地應用,協助政府部門建立完善城市防汛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提升各部門知風險、能監測、會研判、懂防控的能力,為城市防汛內澇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01“青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項目”排水專項
▲青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
海納云通過新建及對接液位、流量、水質、排水泵站、可燃氣體、井蓋等設備數據,及時掌握排水管網運行狀態,對市內三區的易澇點水位、污水滿溢狀態、排污水質、空間燃爆及井蓋位移等排水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建設城市排水安全專題應用系統,使用專業的模型算法,實現城市排水管網風險“一張圖”展現、狀態監測、預警分析及應急輔助決策等功能,提升排水系統運行安全風險管理能力。
02鶴壁市防汛輔助決策平臺項目
▲鶴壁市防汛輔助決策平臺
海納云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自研技術,在重點區域、易澇區域及自然排水水系實現對城市積水風險的監測全覆蓋,通過數據實時采集、實時共享、數據智能分析、異常預警聯動、應急預案響應調度、防汛預警發布等功能構建城市防汛監測預警系統,整體提升城市防汛減災的安全管理能力。
03“青島嶗山區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的“城市積水內澇監控系統”
▲“青島嶗山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對道路積水進行實時監測預警
為滿足對城市重點易積水道路的內澇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預警的需求,海納云通過對前端設備的標準化接入,實現對全區視頻資源的前端展示、一體監控、遠程控制、后臺管理以及移動端任務處理,助力政府對視頻資源進行一體化高效管理,實現城區積水全面感知、積水態勢一屏掌控,并通過大量的歷史業務數據深度挖掘,為防汛復盤、演練及災情精準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未來,海納云將繼續以防汛排澇標桿企業的姿態,迭代技術創新和豐富案例應用,依托強大的城市排水管理信息化水平,守護城市安全“生命線”,為我國防汛工作貢獻創新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