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多 詹士
智次方?物聯網智庫 整理發布
工業4.0方興未艾之時,LoRa聯盟卻將目光投向工業5.0。
在一次發布當中,LoRa聯盟展示了 LoRaWAN 如何引領全球工業向工業 5.0 市場演進,介紹LoRaWAN成果并表示推動工業5.0刻不容緩。
對于“快進”到工業5.0,LoRa聯盟CEO兼主席摩爾這樣說:“我們已經到了企業必須改變的時刻,不再有是否數字化的選擇?!?/p>
對此已有不少相關從業者轉發背書:
那么什么是工業5.0,現在升級是否太早?
工業5.0 是什么?
根據歐盟關于工業5.0的定義:
工業 4.0 側重于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而工業 5.0 則力求將人類、環境和社會方面重新納入考慮范圍。
此前的工業革命往往伴隨的是環境破壞和大量資源消耗,不具有可持續性;同時機器和智能化生產也擠壓了工業勞動者的就業機會。
在這方面,工業 5.0 可以被視為對工業 4.0 所取得進步的補充,以支持而不是取代人類。
這使得人類能夠在需要時進行干預,并擺脫過度自動化,以加入批判性思維和適應性,同時仍然利用機器的精度和可重復性。
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以人為本”。
而工業5.0的三大特性就是以人為本、可持續和韌性。相比單純加強機械生產力的工業4.0,工業5.0在考慮生產關系的同時,正在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提升生產力。
圖源:歐盟工業5.0研究
對于什么才是工業5.0,歐盟定義不算嚴格,但是可以預判的是——
如果在追求發展速度的同時考慮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而不用來作為制造業的標準對其他地區或企業揮大棒的話,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理念。
LoRa聯盟CEO兼主席摩爾也表示:
向工業 5.0 的演進是由世界面臨的巨大阻力推動的,包括全球流行病、供應鏈問題、工人短缺、基礎設施老化、金融危機等。
他進一步補充道:這種關系到人類、地球和利潤的新工業革命只有通過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才能實現,這種轉型著眼于更大的前景,找到優化業務運營和環境的方法,以實現世界公民能夠蓬勃發展的可持續未來。
所以關于工業5.0的說法,更像是我們說的從“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發展。
那么,對于邁向工業5.0,LoRaWAN又能做什么?
Why LoRaWAN?
LoRaWAN作為低功耗廣域網(LPWAN)的代表,具有以下優勢:標準開放、安全性強、功耗低、電池供電、支持長距離傳輸、成本和運營費用低。目前,LoRaWAN已經被全球 170 多家主要移動網絡運營商部署,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連接。
在工業4.0的大趨勢下,LoRaWAN在憑借低功耗、長距離傳輸的優勢,為眾多國家和地區提供了便利,在推動工業5.0的發展當中,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物聯網傳輸的載體,也是賦能社會、環境與治理的重要手段。
2022年發布的一篇《利用工業5.0及物聯網技術,實現生產工廠及倉庫自動化》論文中,作者比較了不同通信協議及物聯網平臺,他們認為,在落地方面,最高效的物聯網處理器核心為ARM Cortex,而最有效的通信協議及技術為LoRaWAN協議。
LoRa聯盟CEO兼主席摩爾表示,“大規模 LoRaWAN 的部署,為實現ESG目標及工業5.0落地鋪平了道路?!?/p>
光說不行,在推進工業5.0進程中,LoRaWAN有哪些具體落地呢?
比如促進政府安全監管法規發展:LoRa 聯盟成員 Senet 和 ProSentry 使用 LoRaWAN 進行實時監控將燃氣泄露關閉時間縮短了6倍,更高效地挽回生命財產;
此外,LoRa聯盟成員Kairos 的LoRaWAN 靈活漏水檢測傳感器自安裝以來,已為 8,000 多套公寓單元消除了保險索賠,并在系統安裝后為資產所有者平均實現了 6 個月的投資回報;
LoRaWAN在住宅當中的使用還保護了居民的隱私,它允許在不捕獲或傳輸任何個人身份信息的情況下進行設施監控和優化;
Beecham Research調查發現 LoRaWAN 在智能城市、建筑和公用事業領域 LPWAN 傳感器部署的迅速崛起,并且在制造業、農業和其他高優先領域也迅速取得進展。
Senet 和 Telli Health 推出了首款由 LoRaWAN 提供支持的遠程患者監護 (RPM) 硬件,使提供商能夠接觸到偏遠和服務欠缺地區(例如全球土著社區)的更多患者,從而提高醫療保健公平性和包容性。
一些向工業4.0發展的案例當中,也在踐行工業5.0的理念,這當中,也用到了LoRaWAN。
例如,Senzary與Kerlink公司討論了最近在巴拿馬運河沿線部署的定制LoRaWAN網絡。該網絡將幫助當局向工業4.0過渡,同時能夠監測過往船舶是否踐行了二氧化硫減排政策,排放超標者將被收取大量費用。
再比如今年6月19日,法國無線網絡設計解決方案廠商SIRADEL宣布加入 LoRa Alliance。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專注于無線網絡設計和未來智慧城市規劃等領域,是Volcano 5G無線傳播模型和物聯網設計與優化專家,在LoRaWAN網絡致密化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SIRADEL生產3D數字孿生城市、數據驅動協作平臺,并利用仿真和大數據功能,為智能化基礎設施網絡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提供解決方案,此前騰訊與之有過合作,對深圳市重點區域的LoRa網絡進行了仿真評估。
在SIRADEL的官宣合作內容中,也提及,該公司將進一步加強LoRaWAN在智慧城市及工業5.0方面的應用。
至于為什么LoRa聯盟會不斷鼓吹相關技術在工業5.0方面的應用。
其官方給出的說法是——
工業5.0正越來越被重視,當前全球面臨的供應鏈不穩、用工短缺、基礎設施老化等各種問題,關系到人類、地球的未來,企業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而這一進程中,開放標準、構建強大的產業生態系統,才能帶來轉型的可能。
直觀體感不難理解,當前全球ESG及雙碳概念持續火熱,背后是大筆投資涌入。根據普華永道2022年10月發布的預計,2026年全球以ESG為重點的機構投資預計將飆升84%,達到33.9萬億美元,占管理資產規模的21.5%。
LoRa聯盟向來喜愛宣傳自己在ESG方面的種種努力及進展。
在公開案例中能看到,支持LoRaWAN的水管監測設備減少了數以百萬升的水資源浪費。Dryad旗下支持 LoRaWAN的傳感器被用于超早期野火檢測,可防止 17 億二氧化碳排放。
除此之外,支持LoRaWAN的智慧照明解決方案及德國鐵路的應用優化了能源利用效率。
由此來看,LoRa聯盟所鼓吹的工業5.0及ESG概念,既在理念上站在制高點,同樣,又在業務上,給了旗下技術以擴大地盤的合理理由。
One More Thing:關于工業6.0
看完LoRaWan在工業5.0的推進動作,可能不少讀者開始好奇工業6.0。
就目前而言,歐盟并沒有提出工業6.0的概念。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2021年3月,也就是歐盟發布工業5.0兩個月之后,芬蘭的Business Finland卻發布了白皮書《從工業X到工業6.0》。
其中對于工業6.0的設想很有意思,他們的定義是:
無處不在的、以客戶為中心的虛擬化反脆弱生產,這些也將改變人類作為生產工人的角色,因為他們成為互聯環境的一部分,需要處理數字化、優化的生產。
選取幾條特征與大家分享:
以超鏈接工廠和跨領域的動態供應鏈為特征,數據在不同的管理節點間流動;
人類數字孿生連接制造業;
可以拍攝一張草圖,點擊“創造”;
AI優化生產以實現可持續和反脆弱;
人類在制造業當中的角色發生巨大變化
最后問問,你能想象工業6.0的工廠車間是什么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