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失業了連滴滴都開不了了…..”最近,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出此類感慨,其背后則是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平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引發的爭議。
日前,先是有一則網傳文件截圖顯示,武漢本地巡游出租車公司稱,由于網約車盛行,巡游出租車司機難以養家糊口,從而被迫退出。該文件更是將矛頭直指蘿卜快跑,稱其是“試運營”,不應“滿大街接單”。而后財聯社記者在致電蓋章單位問及上述文件時,工作人員表示,“事件敏感,不便回應。”
7 月 7 日下午,又有武漢網友在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稱“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行人躺在出租車前,交警正在現場,事故造成了部分車輛擁堵。截止目前,據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漢陽大隊透露的消息顯示,該事故已處理完畢,涉及個人信息,不便透露處理結果。
同期,還有不少自媒體發布消息稱百度已經在武漢投放了 1000 輛蘿卜快跑,武漢市全無人訂單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 20 單(作為對比,出租車司機平均一天的單量,大概也在 20 單左右)。“蘿卜快跑訂單瘋漲”甚至在 7 月 10 日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大量網友感慨,伴隨無人駕駛的大面積普及,“五年后十年后,網約車、出租車基本都是無人駕駛的了,目前的網約車司機、出租車司機都得淘汰。”
然而,這些數字后續也被證實可能是基于“舊聞”的斷章取義和謠傳,比如網傳的“1000 輛”或是來源于今年 5 月 15 日“蘿卜快跑”在武漢舉辦的 Apollo Day 2024 活動。在活動現場,備受關注的“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發布。百度汽車機器人部總經理尹穎表示,首批交付的第六代無人車將從即刻起在武漢投入使用,年內計劃在武漢完成千輛無人車的部署。
針對“蘿卜快跑搶飯碗”的爭議,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最新回應稱,“武漢市(出租)汽車行業比較穩定,網上謠言比較多”。據其介紹,“蘿卜快跑”已在武漢投放 400 多輛無人駕駛汽車,不是網傳的 1000 輛,具體數字需咨詢武漢市經信局。
雖然網傳的數字不一定準確,但是司機群體們對自己“飯碗”不保的擔憂卻不會有假,這種擔憂甚至蔓延到了更多群體——科技的進步會帶來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在創造了一部分新崗位的同時,也讓另一部分失去了工作。那么,Robotaxi 的飛速增長到底會攪動多大的風云?又存在哪些隱憂和機遇?本文將進行潛析。
打一輛蘿卜快跑,流程和普通的網約車幾乎相同。下載 APP 并完成注冊后,選擇上下車站點(需在固定的運營區域內)呼叫蘿卜快跑,派單成功后等待車輛到達起點,乘客需要在車后窗上的電子屏上輸入手機號碼后4位解鎖車門,上車系好安全帶,并點擊后排顯示屏的按鈕開始行程。現階段在武漢,蘿卜快跑車里已沒有安全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無人自動駕駛”。
從目前乘客的使用體驗來看,蘿卜快跑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優點。
①價格便宜:在武漢,蘿卜快跑 Robotaxi 起步價標準收費為 15 元(平峰 2.6 元 / 公里,高峰 3.5 元 / 公里,均不考慮折扣)。這一價格水平高于當地快車、低于專車。不過目前在蘿卜快跑打車有折扣,所以很多市民可以享受到 6-7 公里 4-5 元的價格。
②體驗舒適:因為都是新車,所以車內比較干凈衛生,后座還有平板支持觀看,很有未來感,而且因為沒有司機,所以不會出現抽煙帶來的煙霧繚繞,或者司機態度不友好等情況。
③路線精確:車輛完全按照導航地圖規劃,路線和時間十分精確,不會出現故意繞路的情況。
但與此同時,其缺點也非常明顯:
①或許不是真便宜:現在有折扣和新用戶注冊優惠,所以很便宜,但未來等市場份額固定下來之后,消費者還能享受多大的優惠?不少人想起了當年外賣軟件的價格戰時期,可等戰爭結束決出勝者之后,吐槽貴的情況也十分常見。
②駕駛速度慢:可能是為了安全起見,蘿卜快跑在中間遇到障礙物都會減速或者停車,這就會導致速度太慢。今年 4 月,就曾有網友投訴蘿卜快跑跑得太慢導致擁堵,當時市交通運輸局在回復中表示,平臺表示會盡量避開交通要道路口待客,也會避開早晚高峰期運營。
③便捷性差:由于目前上車點和下車點整體比較少,無法滿足很多人的切實打車需求,下車點離目標距離可能還有幾公里,需要步行或騎車。
④安全問題:因為是智能網聯汽車,不少網友擔心其是否會遭到黑客攻擊,從而危及生命。
雖然缺點不少,但真正令司機群體擔憂的是——這些缺點隨著技術的迭代可能很快就會被解決。
比如價格問題,這個直接由 Robotaxi 的成本來決定,在今年的 Apollo Day 2024 發布會上,百度上新了搭載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的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據悉,新車售價僅 20.46 萬元,整車成本相較于 5 代車直接下降 60%,遠低于其他自動駕駛企業所推出的無人車產品。
百度曾表示,其目標是讓每一代無人車的成本下降一半、能力提升10倍。等到無人車自動運營網絡建設完成,營運成本將降低 30%,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人車艙效率的持續優化,服務成本也將降低 80%。而且,由于沒有司機這項人工成本,相信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最終成本會低于現在的網約車/出租車運營成本,消費者或許會享受到更加優惠的服務。
至于駕駛速度和便捷性,也會隨著運營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得到改善。目前,這張網絡的擴張速度也非常之快——2023 年第四季度,武漢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達到 45%。今年 2 月,蘿卜快跑全無人車跨過長江,服務范圍由此前的漢口片區、漢陽片區,擴充到武漢長江以南的洪山片區、江夏片區,最遠可抵達光谷片區。百度計劃在年內完成 1000 輛第六代無人車的部署,并實現 7×24 小時運營。
預計未來隨著投放量的增加,單車運營成本將顯著降低,規模效應或將體現。蘿卜快跑預計 2024 年底在武漢實現盈虧平衡,2025 年實現盈利。盈利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蘿卜快跑在武漢的商業模式成功有望快速在異地實現復制,打無人車上下班的場景會比大家預想中來得更快。
蘿卜快跑的突破性成果,也直觀的反映到了資本市場。7 月 10 日,無人駕駛概念股大漲。A股方面,天邁科技、中海達、漢鑫科技均 20CM 漲停,星網宇達、路暢科技、凱中精密等漲停,德賽西威、云星宇等跟漲;港股方面,百度集團大漲,盤中一度漲超12%。截至收盤,漲 10.14 %,報 94.050 港元,總市值 2666 億港元。不少券商紛紛表示,這是利好信號,有可能引發 Robotaxi 的新一輪熱潮。
其實在幾年前,全球 Robotaxi 行業也曾受到市場熱捧,各個國家都在積極推進產業進程。
各國商業化國 Robotaxi 商業化進展動態(來源:羅蘭貝格)
然而,由于技術落地進展不及預期,短期難以實現規模化預期收益,其在 2022-2023 年經歷了一陣“低谷”,標志性事件是通用汽車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的失利。自去年下半年在運行自動駕駛出租車時發生行人肇事逃逸事故,該公司就一度中斷了運營。此后,通用汽車減少了投資, Cruise 陷入了運營危機。
不過,隨著政策的完善、技術的迭代和運營的成熟,整個行業明顯呈現“回溫”之勢,而在中國市場,今年產業甚至有可能迎來爆發。根據太平洋證券的預測,Robotaxi 在中國的市場規模有望在 2025 年突破 1.18 萬億元,到 2030 年更是可能達到驚人的 2.93 萬億元。這一數字充分體現了 Robotaxi 巨大的市場潛力。
如此規模的市場,自然不只百度一家公司入局。
就在 7 月 10 日,如祺出行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第一股”。據悉,這是 Robotaxi 運營公司首次登陸港交所。本次 IPO,如祺出行全球發售 3000.48 萬股股份, 廣汽工業、小馬智行、Voyager (滴滴自動駕駛)及 WeRide(文遠知行)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本次發行。
公開資料顯示,如祺出行于 2021 年正式開始 Robotaxi 開發和商業化,次年 10 月成為全球首個推出有人駕駛網約車與 Robotaxi 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其 Robotaxi 運營科技平臺可與各種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及 Robotaxi 車型兼容。目前,如祺出行已在廣州、深圳兩地提供有人駕駛網約車與 Robotaxi 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招股書顯示,如祺預計 2026 年 Robotaxi 的單公里成本將低于有人駕駛網約車服務,屆時 Robotaxi 將逐步開始普及。
除了國內本土玩家,國外企業可能也要進軍中國市場,特斯拉 Robotaxi 或許是有力競爭對手。今年 4 月初,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將于 2024 年 8 月 8 日發布無人駕駛出租車。4 月底這次馬斯克毫無預告的訪華,被外界紛紛猜測其是來談關于 FSD 與特斯拉 Robotaxi 業務在中國落地相關事宜。
據悉,特斯拉 Robotaxi 不再需要傳統駕駛員控制元件,如方向盤和踏板,車輛將完全依賴完全使用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 (FSD) 軟件,將采用無方向盤或踏板的設計,基于 Autopilot 自動駕駛系統,結合視覺、雷達和超聲波等多種傳感技術,構建了詳盡的周邊環境模型,確保了車輛在各種路況下的自動駕駛決策準確及時。在此基礎上,特斯拉還研發了 FSD 全自動駕駛套件,賦予車輛處理復雜交通情境的能力。
除此之外,已商業化或進入測試階段的 Robotaxi 網約車平臺還包括安途智行、賽可智能、文遠知行、元戎啟行、 Momenta 等。其中 Momenta 也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準備赴美上市。
可以想象在未來,各家企業必然會進行一場血腥的“價格戰”,角逐誰才是最后的贏家。
就在昨天下午,何小鵬發文銳評了一下蘿卜出行,他表示:“最近兩天 Robotaxi有點火,,和好幾個 AI/出行兒 L4 業界朋友交流 Robotaxi 的事情,大概的結論是:能力,法規、商業閉環都還沒有到,說很快能打平是因為很多賬沒有算。但是在加速,我認為大概兩年后會開始進入轉折點。”
業內大佬預測轉折點在兩年后,實際發展可能會比預期更快,而這個行業的興起也將對傳統出租和網約車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沖擊。
有媒體統計,全國的司機數量加起來將近千萬,這背后直接關系著千萬個家庭的生計。變革的洪流來襲之時,不會跟任何人提前打好招呼,但變革無法被逆轉,人們只有適應……
參考資料:
《蘿卜快跑接單量趕上人類司機了,但它只是Robotaxi市場10多個玩家之一》,新皮層
《蘿卜快跑“搶飯碗”?武漢交通局回應》,閩南網
《蘿卜快跑”引爆股價,港股百度集團盤中漲超12%》,網易
《“投放量多的地方接不到客人了!”被蘿卜快跑搶了生意 不少武漢的哥“被迫”退出》,財聯社
《“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第一股”誕生,如祺出行搭載Robotaxi登陸港交所》,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