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被曝離職
據媒體報道,以“天才少年”身份加入華為的稚暉君,被曝已經離職,未來將開啟創業。雖然本人還沒公開確認這一消息,但據華為員工爆料,目前華為內部已經搜不到對應的工號。這兩年稚暉君即使人在華為,也依舊保持著自己“野生鋼鐵俠”的UP主身份,更新了不少大項目,包括真·自動駕駛自行車、能給葡萄縫針的機械臂等。知乎相關知情人士表示,離開華為后,稚暉君下一站創業方向大概率是機器人。
中國電信物聯網用戶超4億,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
據“天翼物聯”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規模取得新突破,物聯網用戶超4億,物聯網用戶數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全面邁入“物超人”時代。其中,中國電信NB-IoT用戶超2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NB-IoT運營商,全球首個NB-IoT用戶破億的運營商,全球規模最大的NB-IoT智能抄表運營商。
中國移動發布萬物智聯子鏈
近日,萬物智聯子鏈在 2022 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物聯網分論壇上正式發布,華為、中興等 129 家公司上鏈。據介紹,中國移動萬物智聯子鏈圍繞芯片、操作系統、傳感器、模組、平臺、視頻、安全、ToV、ToG 等領域,協同產業鏈百千萬合作伙伴,共謀需求、共編戰隊、共創機制、共筑生態、共贏未來,推動物聯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子鏈將從需求牽引、研發合作、資本扶持、創新孵化等方面為鏈上合作伙伴提供多項政策支撐。
中國聯通已擁有117萬個5G基站
在2022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強調,一年來,中國聯通大力發展“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五大主責主業,全面推進“1+9+3”戰略規劃體系見行見效,9個行動計劃和3個指導意見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形成了標志性成果。其中,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成效顯著。當前,中國聯通已擁有117萬個5G基站,占到全球30%左右,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中國聯通的網越來越好了”。
庫評:今年8月,據工信部數據統計,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首次超過了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國內蜂窩物聯網產業首次迎來“物超人”這一歷史性時刻。“物超人”不僅是數量上的超越,其背后也寓意著發展邏輯發生了變化。對于運營商而言,其焦點必將從原來的“人聯網”轉移到挖掘更廣闊的物聯網業務發展空間上,并持續加大物聯網設施投入,進而通過基建的完善再反過來助推蜂窩物聯網產業的業務創新。與此同時,運營商也必將改變自身在物聯網產業中的原始身份,從單純的提供“管道”到提供復雜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進而實現企業自身價值的延伸和釋放。
Q3手機芯片份額:聯發科位居第一,海思趨近0
近日,Counterpoint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AP(應用處理器)市場報告。報告顯示,聯發科智能手機AP出貨量依舊位居第一,但領先優勢顯著縮小,從上季度38%份額環比下降至35%。高通份額從29%環比提升至31%,位居第二。蘋果、展銳、三星分居第三到第五,份額分別為16%、10%、7%。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海思在2022年第一季度還有1%份額,第二季度降為0.4%,第三季度已經趨近0。
華為和諾基亞續簽專利許可協議
近日,華為與諾基亞宣布續簽雙方專利許可協議,具體條款保密。據報道,多年來,華為與全球主要行業廠商持續開展許可協商,并通過專利池與產業分享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技術。此前12月9日,華為與OPPO宣布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
華為與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達成專利授權:全球1500萬輛車用上華為技術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已經就技術授權等事宜與頭部車企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和保時捷等達成合作。華為知識產權相關人士回應媒體時表示,這些新達成的專利許可,將使得華為技術賦能全球每年生產的7000萬輛汽車中的多達1500萬輛。
庫評:隨著美國方面祭出一連串措施,包括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切斷華為購買半導體芯片以及獲取其他關鍵技術的路徑,致使華為遭受重大創傷,尤其是其智能手機業務和麒麟芯片設計。在此背景下,華為開始積極擴大專利授權。有消息稱,華為在2022年獲得的專利收入已連續第二年超過其支付給其他公司的專利費用。今年以來,華為更是簽訂了超20個新增或續簽的許可協議,覆蓋智能手機、汽車、網絡以及IoT等領域,合作對象包括OPPO、三星、奔馳、奧迪、保時捷等海內外知名企業。而這也成為華為獲得研發投資回報,進而再投資和再創新的一條重要道路。
高通稱Arm是過時的傳統架構
在近日的RISC-V峰會上,因Arm與高通糾紛不斷,高通表示正布局新興崛起的RISC-V架構,從而擺脫Arm的束縛。高通公司產品管理總監表示,RISC-V是專有Arm指令集架構的新興替代品,在高通公司設計芯片的一系列設備上都有機會使用。迄今為止,高通已經出貨了超過 6.5 億個 RISC-V 內核,高通已成為“RISC-V 實施的領導者之一”。
MIPS首款RISC-V產品授權開啟
據悉,MIPS曾是全球三大芯片架構之一,去年所屬公司官宣轉投RISC-V在業內一時引發不小關注。此次對外公開產品為eVocore P8700多處理器IP內核,號稱業內性能最強、可拓展性最高的RISC-V多處理器IP。目前,該設計已獲得汽車輔助駕駛系統(ADAS)及自動駕駛等應用的上車許可,且被英特爾系Mobileye相中。其他場景如數據中心存儲、高性能計算(HPC)等領域,也同樣適用。
庫評:很長一段時間內,x86架構芯片和ARM架構芯片分別主導了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而天下也苦這兩大芯片架構統治久矣。進入萬物智聯時代,CPU技術架構格局有望迎來新的變化,其中RISC-V精簡指令集采用開源模式,憑借其架構先進、易于定制、人才培養便捷、研發周期短以及芯片設計門檻低等諸多優勢,為其后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備受業界關注。此前RISC-V架構就多次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肯定,而發展RISC-V架構無疑也為我國能夠在未來不再受制于人提供了機會窗口。
馬化騰稱騰訊內部貪腐問題觸目驚心
在最近的一次騰訊內部會議上,馬化騰一改往日的溫和,態度變得強硬,對騰訊內部員工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馬化騰對員工稱:“集團內部的貪腐問題,真的是觸目驚心!”而騰訊集團很可能在本次會議后,內部開啟一次嚴厲的反貪腐行動。用馬化騰的話說是:“留給某些部門的時間不多了。”
小米內部人士回應年底裁員
此前有消息稱小米計劃大規模裁員,以此減少人力成本,并預估本輪裁員人數將達到6000名,裁員幅度接近20%。12月19日,小米內部人對此回應稱,年底裁員的事情確實有,履行合法合規的流程。補償政策為N+2,未休完的法定年假按照雙倍金額折算。但該人士同時表示:“目前媒體報道的裁員數量是錯誤的,實際上遠遠沒有這么大的規模,該數據和不實信息來自脈脈平臺上一則匿名造謠,公司已經取證開始走法律程序。”
美光正式宣布裁員4800人,并停發獎金
存儲芯片大廠美光(Micron)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1日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業績。根據財報顯示,美光2023財年第一季度營收為40.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6.9億美元相比大跌46.8%,與上一季度的66.4億美元環比下滑38.4%,同時,基于當前面臨的種種挑戰,美光宣布將會在明年展開重組,預計會通過自請離職和裁員等方式,將員工人數減少10%,并且會暫停發放2023年的獎金。根據美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今年9月為止,該公司約有4.8萬名員工,也就是說美光此番將會裁員約4800人。
庫評:近一年多以來,全球科技領域企業紛紛爆出裁員等負面消息。主要受到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以及疫情、戰爭等不可控的“黑天鵝”事件影響,“過冬”幾乎已經成為了所有企業的主旋律,除了以上企業之外,包括華為、蘋果、Meta、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都紛紛加入到緊衣縮食的行列當中。不過,把時間線拉長再看,隨著數字經濟的全面發力,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元宇宙等新型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寒冬”之下,科技領域企業仍有大量的機會在孕育。要相信,冬天遲早會過去,春天也遲早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