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于無源物聯網的泛在式供電、Wi-Fi感知、全面數字孿生、專精特新型物聯網平臺和AIGS人工智能生成服務,這5個小趨勢有可能在2023年開枝散葉。
全文字數:3500字,寫作用時:480分鐘,閱讀時間:15分鐘
物女皇:新年新氣象
這是我在【物女心經】專欄寫的第272篇文章。
2023年元旦已過,這將是我們終于走出疫情的第一年。
當重要的不確定因素被剔除,此時正是展望未來的好時候:已經拉開帷幕的2023,有哪些值得把握的產業新機會?
如果我們只把目光限制在未來的12個月,也就是2023這一年,那么我們看到的將不僅有5G、Matter、衛星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邊緣智能等持續性大趨勢,也會看到一些在2022年落地的新機會和小趨勢,即將在2023年開花結果。
這些小趨勢得足夠新,才能自帶光芒,還得成長得足夠快,才能在12個月中蓄積掀起浪潮的力量。
這篇文章我們來一起探討那些有可能在2023年持續發酵,進而引發產業變革的新機會。
“無源物聯網”結合“泛在式供電”
如何降低物聯網終端節點的功耗一直是AIoT核心研究方向之一,業界普遍認為集成了感知、通信和計算能力的無源物聯網器件,有望解鎖千億級的IoT鏈接,實現萬物真正的海量式在線,泛在式互聯。
無源物聯網并非完全不需要供電,而是通過采集環境中寥勝于無的太陽能、振動能、射頻能和熱能,獲取能量并轉化為電能。
以往我們普遍關注能量的采集和使用端,也就是一些“給點兒能量就燦爛”的物聯網標簽類器件。
然而,環境能量采集存在著很多技術挑戰,集中體現在能量微弱和隨機性明顯,尤其是大部分情況下僅有微瓦級的能量供應,在這樣的條件下驅動傳感器數據采集、通信和計算的穩定工作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好在如今,無源物聯網的能量供應端取得了突破。2022年泛在式供電與無源物聯網標簽相結合的應用,率先在澳大利亞某超市中實現。
這種泛在式供電并不同于我們熟知的Qi無線充電,它無需與物體表面接觸,而是隔空實現數百乃至數千個物聯網標簽的供電。
這項技術的解鎖意味著我們將在家庭、工業和零售場景中,看到更多支持隔空無線供電的設備。
在澳大利亞的試點超市中,兩家公司緊密配合,實現了方案的落地。Wiliot提供的無源物聯網標簽貼在商品上,實時追蹤庫存和銷售狀態。Energous提供的泛在式供電設備安裝在天花板上,為數百個標簽供電。
通過與電子墨水屏制造商的合作,這家超市嘗試每天將標簽遠程更新多達10次,以便能夠靈活調整商品價格。
Wi-Fi,不僅通信,還能感知
這是一項剛剛獲得2023年度CES創新獎的技術。
Wi-Fi不僅可以用于通信,還可以用于感知,2023有可能是Wi-Fi感知“元年”。
利用這項技術,Wi-Fi設備可以用來監測家中老人是否跌倒,以及家庭是否有陌生人闖入,如果該技術成熟并普及,堪稱老年智能手環、家庭安防攝像頭的完美“平替”。
Wi-Fi感知是如何實現的呢?
如果我們有超能力,能夠看見家中的Wi-Fi信號,它們的形態就像泳池中的波浪一樣。
當我們在家中行走,這些波浪就會在我們周圍反彈、彎曲和斷裂。這些波浪也會在墻壁、家具和天花板之間涌來涌去。
當我們采用人工智能來追蹤、對比和分析這些Wi-Fi波浪的形態,就能夠感知家中的活動,這種技術就是Wi-Fi感知。
當小朋友從居室走到廚房偷吃,或者家里老人跌倒,這些活動都會引發室內Wi-Fi波浪的涌動,通過AI分析和解讀這些波紋變化,就可以產生提醒或者報警。
非常細微的活動都有可能通過Wi-Fi被感知到。
比如在2022年12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甚至根據Wi-Fi信號的微小變化來監測呼吸。廣告詞可以是:隔壁隊友是否咳嗽,Wi-Fi告訴你。
數字孿生的升級版:全面數字孿生
我作為產業元宇宙的堅定擁躉,這一趨勢在2023年中必須有烙印。
此處得提及一家工業領域的風向標企業:西門子,以她的實踐作為示范。
因為無論是她推出的Mindsphere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還是Mendix低代碼開發平臺,都堪稱業界的標桿,成為潮流的引領,引得諸多企業的效仿。
2022年6月,西門子推出了名為Xcelerator的開放式數字商業平臺,并與58家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Xcelerator是一款物聯網業務組合平臺,集成的業務包括來自西門子和經認證的第三方物聯網硬件、軟件和數字化服務。
Xcelerator這個名稱并非全新,該產品組合活躍于PLM領域,包括開發和管理所需的重要數字工具,比如Teamcenter、NX CAD、Tecnomatix、MENDIX、MindSphere等,本次發布的Xcelerator平臺更加互聯和開放。
Xcelerator平臺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西門子與英偉達,圍繞產業元宇宙的合作,這也是Xcelerator平臺承載的首個重要合作。
雙方計劃打通西門子Xcelerator和英偉達的3D設計與協作平臺Omniverse,借助來自于西門子的基于物理世界的數字模型,和來自于英偉達的將人工智能與自然規律相結合的實時仿真技術,共同打造產業元宇宙。
數字孿生被大多數企業應用于生產領域,而本次合作的雙方正在探索一種數字孿生的升級版,我們姑且稱作“全面數字孿生”。
全面數字孿生不只是讓AI、5G等新技術從產品的數字孿生轉型到生產線的數字孿生,甚至是產品投入使用以后,我們對整個產品的功能和效能也可持續監控。
在全面數字孿生的支持下,企業可以對產品實現更為徹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開始生產之前,企業可以通過所有生產線的仿真人機工程,在虛擬環境中把所有的生產線的排產、生產全部進行驗證,然后再把物理生產線架構起來。
經過這種驗證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物資,同時也可以加速很多實踐,實現快速優化。
在產品投入使用之后,通過工業互聯網可以把報錯、產品更新等產品數據信息進行收集。
對這些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就可以得知產品設計或生產工藝、排產上存在什么瑕疵,可以從何處進行優化,最終形成閉環。
通過虛擬工廠,快速捕捉生產、使用中的問題環節、位置,可以讓生產、研發更加靈活。
從“綜合平臺”到“專精特新”
剛剛過去的2022年,有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2年8月,谷歌云宣布其IoT Core將于2023年8月16日停止服務
2022年,SAP在其服務中心提醒客戶SAP IoT計劃于2023年1月31日退出服務
2022年10月,博世宣布其物聯網設備管理(IoT Device Management)平臺將于2024年中期不再提供服務
2022年11月,IBM宣布計劃在其云上關閉Watson IoT平臺服務,預計到2023年12月1日停止服務
2022年12月,愛立信宣布將其包括IoT Accelerator和Connected Vehicle Cloud的物聯網業務出售給Aeris公司
這些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巨頭做出物聯網戰略調整,尤其是做出退出物聯網平臺服務的決策,讓業界產生不小的震動,也讓人們更加深入思考未來物聯網平臺的走向以及與物聯網平臺合作的方式。
物聯網綜合性平臺是典型體現規模效應的領域,也就意味著市場容量有限,具有頭部聚集效應,是更為適合大企業的賽場。
目前全球前10大物聯網綜合性平臺已經占據七成左右的市場份額,而且馬太效應仍在持續。
長期來看,行業洗牌對市場是有益的,一些物聯網平臺主動轉型,圍繞“專精特新”謀求發展。
這里的“專精特新”并不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而是指平臺圍繞自身的長板打造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的服務能力,開始提供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和應用。
專精特新可以認為是物聯網平臺的二階機會,基于綜合性平臺的普及和鋪墊,很多行業企業都提出了自身對物聯網平臺的個性化需求。
我們拿蓋房來打個比方,綜合性物聯網平臺就像是一層一層起高樓,每一層的蓋法都是一樣的,蓋出來的毛坯房也是一樣的。但是,等到蓋完房,要裝修的時候,每一家的裝修風格就不一樣了。
這時候垂直平臺就發揮了作用,有的喜歡金碧輝煌的洛可可風格、有的喜歡性冷淡風格的莫蘭迪色系…“專精特新”的平臺與應用可以讓行業企業的重口不再難調。
從AIGC到AIGS
生成式AI是機器學習的一種,它能夠自動生成文本、圖像、音頻等內容。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取得了巨大進展,并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尤其是AIGC,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逐步成為產業標配,新的業務、新的服務、新的市場都正在醞釀之中。
在AIoT領域,2023年有可能出現AIGS,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服務的新模式。
隨著Matter通信標準的普及,當智能家居的各種產品可以無縫的互聯互通,我們有可能利用AI創造更多有趣的智能服務與體驗。
智能家居攝像頭或其他傳感器收集數據,而生成式AI則可以分析這些數據,并形成有用的信息,更好的為家庭成員提供服務。
比如,當主人在凌晨兩點,站在廚房盯著冰箱發呆時,AIGS可以用智能音箱奏響催眠曲或者冥想背景聲。當AIGS發現孩子在晚上10點還在家里跑來跑去時,可以自動關閉客廳的燈光和窗簾,在兒童房開始播放枕邊故事。
除了智能家居,在自動駕駛汽車、智能酒店等場景,也都可以使用AIGS創造全新體驗。
寫在最后
應用于無源物聯網的泛在式供電、Wi-Fi感知、全面數字孿生、專精特新型物聯網平臺和AIGS人工智能生成服務,這5個小趨勢有可能在2023年開枝散葉。
整體而言,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BCG)的“Mind the Tech Gap”調查,來自13個國家的大量企業計劃在2023相比2022增加對數字化轉型的支出。位列企業應用于數字化轉型的前三大技術分別是高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
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企業對AIoT等數字技術的信心顯得尤為珍貴。這意味著AIoT在2023仍將迎來強勢增長的一年,把握技術變革帶來的新機會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