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講端側AI的時候,應用場景雖然有,但大多還是手機、PC這些老生常談的賽道,仍不夠細分。產業鏈上的廠商空懷有端側AI能力,不知往哪個細分應用場景去發力,這時會發現沒有抓手。自2025開年以來,端側應用開始涌現與市場需求強相關的細分賽道。在市場需求的引導下,端側AI應用場景逐步清晰起來,開始快馬加鞭向落地推動。
本期《端側AI領袖之聲:中國端側AI企業深度訪談專欄》,物聯網智庫邀請到廣和通MC產品管理部副總裁——趙軼,就端側AI產業發展以及應用落地進行了深入交流。
目前端側AI市場的火熱是有目共睹的,手機、PC等端側設備紛紛開始尋求新的AI功能亮點;可穿戴設備作為另一大類隨身算力開始處理更多本地計算任務;AI玩具等智能硬件開始重塑陪伴類終端價值……這些智能終端的專業性與基于應用的功能細分性,讓AI在端側落地生根具備了不可替代性。趙軼總在訪談中特別強調,“云側雖然可以覆蓋很多應用場景,但是仍舊有場景覆蓋不到。端側應用的專業性、細分性、安全性以及低時延是其價值所在。只有落定到具體場景,具體應用的需求才會細化,針對細分需求做端側開發與部署,才能充分發揮出端側的價值。”
目前來看,手機、PC自然是端側AI重構設備價值的重要戰場,今年勢頭強勁的智能眼鏡也在本地智能上進展頻頻。廣和通指出了兩個解決具體需求的熱門端側方向,一是提高效率類的應用,二是提供情緒價值類的應用。提高效率類的端側應用即to b商業類的應用,如工業相機、商用辦公設備;提供情緒價值類的端側應用則是AI玩具、AI寵物、陪伴機器人等陪伴類設備。
今年在CES、MWC上大放異彩的AI玩具就是提供情緒價值類的端側設備代表,在模型技術與配套軟硬件的加持下,這些AI玩具從簡單的互動設備進化到集教育、陪伴和娛樂功能于一身,除了能給予消費者情緒價值反饋,在實用性上也有了質的飛躍,一經推出就有了較高的市場接受度,并迅速推動整個產業開始重構玩具核心價值。
從AI玩具的增長邏輯來看,技術端與需求端緊密地適配推動這一細分端側應用的崛起。從細分需求端看,有針對學齡群體的知識問答類需求,有針對中學生群體輔助提升學習效率類需求,有針對大學生青年人群體的娛樂、情緒價值類需求以及針對老齡群體的陪伴養護類需求。用戶訴求不一樣,所需要的端側解決方案就不一樣。
趙軼總提到:AI玩具產品方案99%和99.9%的滿意度區別是,99%是一個檔位,滿足該檔位的AI玩具云端化。若想要做到99.9%的匹配度,必須將AI功能落在端側,精確匹配不同需求場景對算力獲取,端側響應以及個人數據的安全訴求。
精準的用戶定義,才能解決行業客戶的訴求。雖然從技術端來看,端側設備的模型、硬件可能與云端AI同類,但最終的方案應用需要根據用戶訴求完全重做。端側AI的落地,離開了場景就永遠是一個demo,沒有辦法量產,沒有辦法商業化,只有立足于場景,才能推進端側AI落地生根。
從細分應用出發,立足于解決場景差異化訴求,廣和通正在細分場景細分賽道中充分挖掘端側方案的應用價值,推動端側AI普及。正如趙軼總所說,“場景越細,賽道越細,能看到的商業成功率就越高。”
充分剖析細分場景需求后,如何快速將上游芯片、下游終端、用戶訴求與端側智能結合起來,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趙軼總認為廣和通作為模組廠商,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廣和通融合芯片和模型能力,并與下游具體的行業需求匹配,最終把軟硬件一體化的AI能力落地成應用產品,縮短端側智能相關產品的落地周期。
在端側模組與模型的結合上,廣和通“星云”系列給出了很多詳細方案,包含1T~100T多種算力配置。星云系列內置自研AI Stack,可為客戶提供數據訓練、模型微調、模型評測、算法適配等服務,以匹配不同智能終端應用場景。關鍵之處,仍是充分理解場景的具體需求并選擇具體軟硬件配置實現具體的端側功能。
DeepSeek問世后,它為產業開辟了一條區別于唯算力論的新技術路徑。在不同的算力配置下,幫用戶將細分后的具體智能功能落地并調優,這是端側AI落地積極的動力。
針對細分應用的需求挖掘,趙軼總強調,“一旦挖掘出細分市場的巨大潛力,廣和通主動識別客戶細化需求,積極定義AI需求并將軟硬件協同往前推進。這將單一的技術特性升維為終端本體屬性的智能化進階,真正體現端側AI的價值并推動端側AI落地。”
在交流中,我們還了解到廣和通在端側AI相關算法技術上進行持續優化,如降噪、語音識別、聲源定位和語音喚醒等音頻類算法,自動調焦、自動對焦等視覺類算法,以及二者融合的多模態識別算法。在割草機領域,廣和通還推出了全球首個純視覺智能割草機解決方案。搭載該方案的割草機自上市以來,已在全球市場引發廣泛關注,特別是在歐洲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獲得了第三方評測機構Heimwerker的五星好評。
“如果只是提供基礎能力堆積出一個端側AI方案,那我認為這只是樣品。真正成熟的端側AI產品需要打磨,需要深入到客戶應用場景去深刻地理解客戶需求,才能發揮出端側AI不可替代的應用效果。”圍繞具體的場景需求來構建端側AI技術棧,無疑是推動端側AI“最后一公里”落地最核心的命題,對廣和通來說如此,對整個產業鏈來說亦是如此。
展望今年的端側AI發展,廣和通認為,提高效率類的端側AI應用與提供情緒價值類端側AI應用已經有具體的、細分的應用和需求涌現。“市場需求越固定,端側AI 落地的節奏就會越快。今年將是端側AI快速推進落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