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龐雜的AIoT 產業鏈中,平臺層是連接設備到應用場景的關鍵橋梁,以及連接設備和支持場景應用的媒介。IoT Analytics 數據顯示,全球物聯網平臺市場在 2015-2020 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 48%,市場規模達到 50 億美元,遠超 2016 年的 3 億美元。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前的物聯網平臺市場處于洗牌階段,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根據 IoT Analytics 統計,2019 年排名前 10 的物聯網平臺所占市場份額為 58%,相較 2016 年提升了 14 個百分點。2020 年,在疫情推動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大環境下,物聯網平臺市場前 10 平臺市占率預計突破 60%。
在12月9日舉辦的“2021中國 AIoT產業年終盛典”上,摯物AIoT產業研究院聯合物聯網智庫正式發布全新升級版的《2022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報告》及系列子圖譜。
《2022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
AIoT產業全景圖譜覆蓋“端-邊-管-云-用”及產業服務六大板塊,圖譜報告針對每個版塊進行了深入調研與分析,梳理產業發展趨勢。
其中,“云”主要介紹了AIoT產業鏈中的平臺層。
“云”側圖譜
物聯網云平臺是一種用于構建和管理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數字平臺,是聯結感知層和應用層的中間層,向下從設備側匯集數據,向上對各個應用領域賦能。物聯網云平臺的延展性很強,上下延伸到 IaaS 基礎服務和 SaaS 應用兩個領域,物聯網平臺與云計算結合,形成更具柔性的服務能力,可以滲透到更廣泛的市場環境中,滿足更多的場景需求。
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物聯網云平臺市場將從 2020 年的 64 億美元增長到 2025 年的 115 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 12.6%。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 600 多家物聯網云平臺,物聯網云平臺參與主體數量有很多,主要可以區分為通信廠商、互聯網廠商、IT 廠商、工業廠商、物聯網廠商、新銳企業。其中:
通信廠商主要包括運營商和通信設備供應商;
互聯網廠商主要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企業,這類企業在生態構筑和 AI 技術上有優勢;
IT 廠商主要包括浪潮、IBM、中國通服等企業,這類企業在 IT 方面有深刻理解;
工業廠商則包括富士康、三一集團、施耐德電氣、西門子、徐工集團等工業企業為主,平臺以工業垂直能力為主;
物聯網廠商平臺主要根植于物聯網時代,為物聯網而生的平臺企業,主要包括創通聯達、聯想懂的通信、涂鴉智能、小匠物聯、螢石云等;
新銳企業大多由 IT、OT、CT 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建立,往往專注在某個領域。
摯物AIoT產業研究院認為目前物聯網 PaaS 平臺的主要行業特征有:
頭部高集中度,尾部零散化
物聯網平臺分層趨勢日益明顯
云巨頭已成為物聯網平臺市場中的重要參與者
根據 IDC 數據,全球人工智能(AI)市場預計將在 2021 年同比增長 15.2%,達 3418 億美元,預計 2022 年市場將進一步加速,增長 18.8%;到 2024 年仍有望突破 5000 億美元大關。其中,AI 軟件占據整個 AI 市場的 88%。在 AI 軟件類別中,AI 應用程序占據最大市場份額,占總收入的近 50%。在增長方面,人工智能平臺最為強勁,五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33.2%。
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根據平臺能力可分為開發平臺、技術平臺、應用平臺。開發平臺主要集成了開發工具和框架,例如數據集和算力等,來幫助開發者降低開發成本。技術平臺聚合了行業通用 AI 能力,通過 API 和 SDK 供開發者調用。應用平臺則是直接面對各垂直應用領域的、有針對性的能力聚合方案,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工業等方案。
大數據
物聯網的飛速發展產生海量數據,2020 年全球大數據產生量達到 51ZB,據 IDC 預測,2025 年數據量將超過 80ZB。隨著 AIoT 產業進一步發展,物聯網產生的數據量在全球整體數據量中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并成為主要數據量產生來源。
目前,物聯網相關的大數據市場參與企業主要包括海云數據、陶思數據、網易易數和神策數據等。
網絡安全
為滿足監管要求和行業網絡安全保障需求,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加大對重點行業網絡安全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工業控制安全行業蓬勃發展。為行業量身定做的、具有實際效果的安全解決方案得到更多認可,如電網等較早開展工業控制安全的行業,已逐步從合規性需求向效果性需求轉變。除外圍安全監測與防護,核心軟硬件的本體安全和供應鏈安全日益得到重視。
目前我國物聯網安全市場的主要參與企業包括 360、奇安信、安御道合、青蓮云、安恒信息、梆梆安全等。
區塊鏈
區塊鏈產業主要由底層技術、平臺服務、產業應用、周邊服務等幾個部分組成,目前區塊鏈系統架構逐步趨于穩定,形成五大關鍵技術體系,密碼算法,對等式網絡、共識機制、智能合約、數據存儲等幾項關鍵技術都所有突破,行業應用領域越來越寬泛。
國內多個知名頭部企業都已布局物聯網觀想的區塊鏈領域,阿里巴巴、騰訊、浪潮、平安、百度、京東、微眾銀行、復雜美、國家電網、網新科技、趣鏈科技等區塊鏈專利儲備數量位居全球前列,并且 Ruff、IoTA、趣鏈科技、摩聯科技、萬向區塊鏈等企業也正深耕物聯網+區塊鏈融合應用方向。
本文從“2021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的“云”側企業中,遴選了11家優質企業,以點帶面,借此梳理產業發展趨勢。
北京安御道合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創立于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中關村高新科技園區,總部位于北京,是國內專業從事物聯網安全的高科技創新企業。
公司基于密碼技術,聚焦物聯網信息安全,構建以物聯安全、基礎密碼和身份認證為核心的三大產品線,形成了支撐海量億級密鑰管理平臺、物聯網安全服務平臺、可信服務管理平臺和智能身份認證平臺四大核心產品,旨在為金融、能源、交通、工業、政府等各行業客戶提供全面、先進、便捷的安全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安御道合物聯網安全服務平臺以國密算法技術為支撐,構建全局統一的物聯網業態安全系統,實現感知節點安全、網關節點安全、感知終端準入控制和數據安全,建立各種人與設備的可信身份憑證,構建可信身份認證體系,運用可信行為與數據保護方法,保障人與設備以及設備與設備之間操作行為的可信,確保控制行為的合法性以及數據的安全可靠性。
公司融合了智慧金融所涉及的5G+智慧銀行、智能鈔箱、智能尾箱柜、智能金庫、非金融資產管理、現金異步處理、渠道共享管控、智慧安防、消費扶貧、檔案庫房、智慧機房、智慧音箱等22大場景的可信互聯,提供設備認證、設備準入、設備密鑰管理、敏感數據/下行指令保護、設備安全策略統一管理、物聯固件遠程升級等安全能力,可防范化解設備仿冒風險和數據安全風險,完善物聯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彌補了現存物聯設備安全的不足。
該平臺方案通過SDK、安全芯片或安全網關方式對網絡攝像機、監控與報警主機、智能鈔箱、智能尾箱柜、智能運輸/分揀/迎賓機器人、智能機具、智能太空艙、智能門禁、感知設備等智能設備進行集成適配,為其簽發不同用途的密鑰來建立設備的唯一身份、提供設備認證、設備準入、設備密鑰管理、敏感數據/下行指令保護、設備安全策略統一管理、物聯固件遠程升級。
安御道合物聯網安全服務平臺可實現防拷貝、防分析、防木馬、防探測、防植入、防篡改的六防功能,平臺核心是提供注冊管理、認證服務、密鑰管理和密碼服務四大功能模塊,后臺配合密碼機來實現設備所需的密鑰全生命周期管理,依靠密碼服務實現設備的狀態監測與指令保護,聯動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為設備安全賦能。
該平臺方案已在某國有大型銀行的智慧金融場景中支持主流操作系統的智能設備,采用SDK和芯片的方式集成20余類、300多種物聯網終端產品、接入800萬臺終端設備、日均交易量2500萬筆。
該平臺為納管的設備簽發密鑰建立可信身份、保護設備的通信及指令傳輸安全,抵御設備仿冒風險和數據安全風險,實現了智慧金融各個場景所接入物聯網設備的身份可信、連接交互使用可控、數據傳輸及存儲威脅可防、億級海量密鑰分發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可管、安全預警與密碼服務狀態可視的五大目標,完善物聯安全防線和風險,建立應急處置機制,為智慧銀行的物聯網設備上下行數據保駕護航。
該方案已經在金融領域、軌道交通、智慧園區、智慧水務、智能制造、政府和能源等眾多行業得到成功應用。
創通聯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物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由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高通公司在2016年共同出資設立。公司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5G、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融合創新,為OEM/ODM、企業級以及開發者客戶提供從芯片層、驅動層、操作系統層、算法層一直到應用層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加速智能產品從原型到量產的過程,包括智能相機、機器人、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穿戴、醫療設備及工業物聯網等。
IoT Harbor物聯網連接管理云平臺是一個集成了設備接入和管理、應用管理、FOTA升級、規則引擎、數據可視化、視頻上云等能力的一體化云平臺,提供算法應用遠程部署和云邊協同服務,實現設備快速上云,賦能行業智能化升級。
產品架構圖
IoT Harbor支持與主流公有云對接,同時支持私有化部署,為企業快速開發AI應用,實現智能化轉型提供一站式設備連接、管理、升級的平臺。目前該方案已經在零售、醫療領域得到應用。
飛貓智聯(北京中元易尚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5G及物聯網連接方案提供商。以發展5G、物聯網等未來數字經濟產業核心技術為重點,產品涵蓋4G/5G移動通信產品及智能終端設備,服務遍及全國,廣泛應用于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工業等應用領域,針對不同領域的無線通信需求量身定制智能硬件產品及平臺支撐方案。在北京、深圳分別設有物聯網軟件研發中心和智能硬件產品研發中心,在呼和浩特設有客服及云數據中心。
飛貓智聯Flylink能夠實現對于設備及物聯網卡等的高效管理,可為客戶提供“終端+連接+平臺”的整體解決方案。飛貓智聯Flylink平臺提供設備管理、物聯網卡管理、多網切換策略、智能診斷、數據統計、多角色權限管理、API開放能力等多個服務。
飛貓智聯Flylink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支持多種網絡制式及通訊協議設備接入和管理
支持設備和物聯網卡快速綁定,可方便查詢設備的流量業務、定位服務
支持設備遠程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節省人工操作
提供多樣化的物聯網流量方案,降低網絡使用成本
可視化的運營監控和完備的日志告警,讓運營管理更簡單
提供API開放能力,可與客戶系統直接系統對接
Flylink平臺幫助用戶實現了基于網絡的跨區域一體化管理和運維,保證了用戶在各地終端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網絡管理中增加切網策略管理,將數據傳輸穩定性提升至99.999%,幫助企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網絡運營成本。
目前該方案已經在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得到應用,典型客戶包括權金城、竹簡機器人、億航無人機、美團無人車等,有效改善了權金城等門店布網過程中商寬費用高、流程繁瑣、信號中斷等不足,降低了權金城等門店基礎網絡建設成本。
同時,該方案針對機器人等移動用網場景,解決了機器人在移動過程中單一網絡信號覆蓋不完整、變化大,導致連接不穩定問題,幫助酒店、餐廳等客戶在使用機器人的時候更加順暢,機器人接受指令更加迅速、準確。
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控股并在國內發行A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目前航天三院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現以航天飛行器和汽車電子產品制造、資本經營為核心業務,主要業務涵蓋軍用電子、家用電子、精密機械制造等諸多領域,業務范圍覆蓋北京、上海、黑龍江、山東等10多個省市地區。
航天科技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碳中和、碳達峰的號召和要求,推出了AIRIOT能源管理系統,為企業快速搭建能源管理平臺,通過低代碼方式大大降低企業能源管理平臺定制開發成本。
AIRIOT能源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給企業提供一整套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具備能源計劃,能源監控,能源統計,能源消費分析,重點能耗設備管理,能源計量設備管理等多種功能,實現能耗、環境實時數據的展示和專家管理系統的應用。以數據說話,對癥下藥,避免能耗、排放信息獲取和管理的滯后性以及被動性,使企業能源消耗信息可視化,降低企業能耗,減少企業能源業務支付成本。此外,還可以接入碳交易所,幫助企業通過碳交易積分抵稅。
同時,企業管理者通過該系統能實現對企業能源成本比重、發展趨勢的準確掌握,并將企業的能源消費計劃任務分解到各個生產部門車間,使節能工作責任明確,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目前,航天科技AIRIOT能源管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車聯網、智慧節能環保、智慧農業等多個行業領域。
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將華為30多年在ICT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開放給客戶,致力于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云服務,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華為云IoT服務,以云為基礎,從物的泛在聯接、物的場景化孿生、物的智能協同三個方面,讓萬物生于端而長于云,將萬物帶入整個智能世界中。
紅柳林隸屬于陜煤集團,今年開始與華為云合作共建紅柳林智能礦山。智能礦山的本質是工業互聯網,核心在于建立統一架構、統一標準的數字云平臺。而華為云工業物聯平臺采用云、邊、端協同的架構,為紅柳林礦業提供OT數據 采集、建模、分析、開放一站式OT數據治理能力。基于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數據服務,極大簡化上層應用的開發和協同。
紅柳林基于華為云數字底座構筑的業務模型,打造“五鏈”+“五中心”綜合管控系統,從“人鏈”、“風鏈”、“水鏈”、“電鏈”、“煤 鏈”五個角度重構生產管理系統。打通掘、采、運、儲、洗、 選、銷等環節的數據“孤島”,實現全煤鏈多粒度、可視化展 示;通過分析關聯環節的依賴關系,查找當前產能瓶頸,為煤礦生產決策提供依據;通過數據共享,實現各生產環節智能協同,提高煤礦生產效率。
紅柳林智慧園區的建設,也是基于云平臺和數據平臺,對原本孤立的人、事、物等進行整合分析處理,將所有垂直子系統集成在一個運營管理平臺上,形成綜合分析展示、集成聯動和統一服務的全融合體系。未來,更多的智慧應用都將在該架構下實現,更便捷、高效地為員工提供更多樣化的智慧服務。
基于華為云工業物聯平臺,陜煤集團旗下的紅柳林煤礦完成200種采礦設備建模、35類OT系統接入、400個礦區業務模型構建,從“人-風-水-電-煤”五個維度進行全礦區的數字化重構,實現業務跨系統協同聯動、線下作業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采煤率高達97.7%,打造有溫度、善感知、會思考的智慧礦山。
聯想懂的通信是聯想創投旗下子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AIoT服務提供商。目前,公司構建了面向5G的全球智能連接管理平臺和ThinkUEM統一終端管理平臺,并聚焦于智能交互設備和智能車聯兩大垂直領域,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平臺蜂窩連接數已超過4000萬,服務超過1000+家行業客戶。
物聯廠商平臺采用互聯網云平臺架構設計,依托物聯網、機器視覺識別等技術,采用標準化接口規范,接入高清攝像機、紅外攝像機、機器人、AR眼鏡等感知設備采集用戶側數據,建立統一的數據中心和設備管理中心,形成統一的應用服務中臺,提升了設備狀態感知能力、主動預測預警能力、輔助決策能力和現場管控能力。適用于能源、制造等行業,減少人工干預,提升準確率和生產效率。
其中,操作中臺可實現:
總覽視圖包括全景航拍圖、設備布置圖以及區域視圖等
設備監測功能
機器人管理
AR設備管理
5G物聯網設備管理
任務配置
權限管理
功能卡片可實現:
生產信息狀態及預警
支持環境健康狀態監測
缺陷庫管理
報表模塊
動態環境監控可實現:
生產環境安全監控及預警
人員行為監控及預警
事件回放
聯想懂的通信為國家電網上海電力公司開發的針對電力巡檢、遠程協作等基于變電站巡檢工作場景的物智視物聯網平臺,充分響應國網戰略,助力企業改革,突破傳統業務環境中存在的困境,解決傳統電力巡視檢查長期以來存在的效率和管理兩方面的問題,幫助巡檢值班人員將精力從繁重的工作流程制定與數據記錄歸檔中轉移到系統智能分析結果的審核,最大程度杜絕人員安全、設備漏檢、數據記錄錯誤、事后難溯源等問題的發生。該物聯網平臺為用戶巡檢環節提供幫助,提高巡檢效率、減少失誤、增強管理。
濤思數據瞄準日益增長的物聯網數據市場,專注時序數據的存儲、查詢、分析和計算,不依賴任何第三方軟件,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可伸縮、高可靠、零管理的物聯網大數據平臺TDengine,可廣泛運用于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IT運維等領域。
公司已經申請多項技術發明專利。目前TDengine的內核及社區版已經100%開源,可以快速獲得反饋,不斷完善生態。
在工業物聯網中,需要采集的傳感器數據是非常典型的時序數據。用TDengine這類專門為時序數據優化的數據庫來處理,可以大幅提升處理效率,并能節省大量的計算和存儲資源。
典型應用場景下,數據采集終端收集到數據,首先進入數據處理模塊,可以由業務定義一些必須的數據清理和驗證工作,之后數據按照時間戳進入TDengine存儲。TDengine支持SQL語法,上層業務可用根據需要來介入監控、報警和觀測等滿足不同需求的系統。
TDengine自帶了集群功能,無需第三方工具,就可以實現系統的分高可靠和高可用性。
該方案利用高性能時序數據庫TDengine特有的技術優勢,可以極大降低客戶的總擁有成本,可以為業務帶來十倍以上的性能提升,硬件或云服務成本降低80%。由于超強性能,計算資源不到通用大數據方案的1/5;通過列式存儲和先進的壓縮算法,存儲空間不到通用數據庫的1/10。應用無需再集成Kafka/Redis/HBase/Spark等軟件,大幅降低了應用開發和維護成本。
目前該方案已經在很多工業物聯網領域得到應用,比如云南中煙核心生產廠之一的曲靖卷煙廠,基于該方案實現了二維碼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系統:將一包煙從制絲、卷包、成型生產環節的工藝信息、質檢信息、原料信息、輔料信息、設備信息等多方數據進行平臺匯聚,通過煙包唯一二維碼進行關聯,實現了產品的數字化,為協同提升產品內在品質形成數據支撐。
特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AIoT賦能碳中和智能城市,大力發展碳中和、城市級智能操作系統、機器人等核心業務。2020年7月,特斯聯正式成為迪拜世博會官方首席合作伙伴。
特斯聯專注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迪拜等地設立研發中心,累計專利申請千余項,并且六次入選權威 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Gartner報告,受到行業一致認可。
特斯聯聚焦用戶需求,通過“行業云+SaaS服務”驅動城市各個場景智能化升級,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在國內較早提出并應用AIoT技術架構,并推出基于AIoT技術和城市商業場景深度融合優化的全新操作系統——TACOS (Terminus AI City Operating System),同時依此構建包括AIoT數智終端、CityOS、AI+行業SaaS服務、城市空間場景服務的業務形態。
圍繞“數字中國”大背景,以及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市場需求,特斯聯推出AI CITY未來數智城市產品系列,基于多年數智城市立體式規-建-用-營的能力,以新一代城市智能化轉型合伙人賦能區域數智化城市建設和運營,持續打造“整城交付”第一品牌。
特斯聯城市級操作系統TACOS是特斯聯全新定義的基于AIoT智能場景下的City OS,是特斯聯將AIoT、碳中和與全場景深度融合,并持續進化的云原生操作系統,打造綠色低碳智城的核心技術底座。TACOS以萬物智聯、技術賦能、場景協同、應用共生、生態孵化為核心,提供新科技基礎設施服務,為城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提供持續動力,并通過自身的不斷進化,持續創造價值,讓城市變得更美好。
TACOS有四大核心特性:
1.立體融合,融合大量異構、多維的基礎設施,駕馭復雜而多元的AIoT技術,快速構建智能化場景方案,驅動客戶高效創新;
2.持續進化OTA,越用越聰明;TACOS各版本大量部署,1300個項目母本實踐持續構筑未來低碳智城 AI CITY,實現技術和數據高質量運營。
3.有邊界的智慧,實現認知智能,通過數據、算法的持續演練和沉淀,將行業Know-How賦能客戶,閉環價值。
4.交互革命,打破傳統交互模式和人群的使用屏蔽,讓領航者、共創者、普通民眾享受實時交互的OS。
特斯聯城市級智能操作系統TACOS
特斯聯城市級智能操作系統TACOS開創了城市級AIoT場景方案的OS技術架構先河,能夠駕馭復雜而多元的AIoT技術,快速構建綠色低碳智城場景方案,驅動客戶高效創新,并解決智能化建成即落后的問題,可持續升級,實現技術和數據高質量運營。
TACOS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部署,適配多種網絡部署環境,相對于傳統部署時間節約30%-50%;應用能力開放,構筑全連接服務和全場景應用,支持500多款生態產品和方案,更加智能強大。目前已在AI社區云、AI園區云、AI能源云、AI消防云、AI直播新零售云等多個行業云得到應用。已落地的典型客戶包括上海田林十二村智慧社區、天津吉寶季景峰閣智慧社區、重慶AI PARK、鄭州千璽廣場、T11生鮮超市等。
小匠物聯是全球化的IoT技術與服務提供商,專注于物聯網家電的連接、專有云平臺建設和數據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品牌、廠商、開發者提供從云到端的一站式AIOT物聯網解決方案,涵蓋設備連接,云服務,智能控制等技術。
QUMI零代碼平臺和小匠專有云通過全鏈路的物聯網技術,加速物聯網產品開發,為企業提供設備接入、控制、管理、云平臺搭建及云運維的“管、控、營”一體化服務,助力企業產品端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
小匠物聯可提供從云到端的一站式AIOT物聯網解決方案——
在端側,支持多種通訊模組類型和OpenCPU方案,通過小匠自主研發的QUMI零代碼平臺快速接入各平臺及音箱、同時為廠商提供小匠產測平臺與終端,助力企業提升生產效能。
降低開發門檻:降低行業開發壁壘,讓客戶即使無開發人員情況下,也能快速的完成智能產品開發;
提高產品可靠性:選取行業最具性價比的硬件方案,結合小匠的技術優勢和行業沉淀,為客戶提供成熟、穩定、可靠的智能產品方案;
提高產品開發效率:產品開發周期由3~4個月縮短到7~15天,大幅降低了開發成本和運營管理成本(1天完成產品樣品,7天完成產品開發);
在云側,提供可全球化部署的物聯網PaaS和SaaS專有云服務,涵蓋設備接入、智能控制、數據服務等,助力企業產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數據私有化:基于用戶本身的服務器,將企業的數據資源保留在自身的服務器上,為企業所獨有;
服務定制:基于開放接口,定制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
小匠QUMI OS操作系統和專有云服務架構
目前該方案已在家電物聯網領域得到應用,典型客戶包括電工照明、環境電器、個護健康、廚房電器、生活電器、家居安防等家電企業。
杭州螢石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可信賴的智能家居服務商及物聯網云平臺提供商。螢石構建“1+4+N”智能家居生態,以安全為核心,以螢石云為中心 ,搭載包括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智能控制、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內的四大自研硬件,開放接入對接環境控制、智能影音等子系統生態,實現家居及類家居場景的全屋智能化,同時利用互聯互通的螢石云開放平臺,與合作伙伴分享智能視頻的云平臺服務能力,共同打造物聯網云生態。
視頻類IoT設備是螢石物聯網云平臺業務發展的設備基礎,為了適用視頻類IoT設備規模大、流量高、安全要求強、應用場景復雜等特點,公司自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建立在公有云之上的大規模、高安全云平臺的研發、運營和應用,從而實現各類IoT設備的接入、加密、轉發、存儲和智能分析,具備了完整的平臺化能力。
螢石打造全棧開放的云服務體系,形成了螢石IoT開放平臺,針對大量不具備自主研發智能硬件和云服務能力的企業,該平臺能夠協助他們實現產品的智能化轉型,使其產品快速實現智能聯網及可視化升級。同時,螢石強化物聯云平臺對AI算法的訓練、調度和部署能力,并建立起了旨在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隱私計算體系,打造了AI開放平臺,為合作伙伴提供算法訓練服務,打造專屬應用,提升行業競爭力。
在寵物用品領域,螢石IoT開放平臺幫助品牌商、制造商實現喂食器、貓砂盆、魚缸等產品智能化升級,并通過可視化能力輸出,以視頻模組形式升級傳統產品,使其具備畫面記錄、形體識別、運動軌跡統計等AI能力,同時提供APP、物聯云接入等一站式全鏈路智能化服務。
在更多行業,螢石IoT開放平臺提供了新的產品思路,例如學習桌行業,通過視頻模組的植入,合作伙伴開發出可視化智能學習桌,可實時識別兒童坐姿,并通過APP記錄相關信息,以便家長做出科學引導。
在照明領域,除了幫助產品實現聯網及遠程控制,“視頻能力+燈具”的組合形成了功能升級的可視安防燈,具備人形檢測、車輛檢測、車牌識別等功能。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信息化領域一家具領導地位的服務供應商,面向「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定位,在信息化和數字化領域提供綜合一體化智慧解決方案。本公司亦是中國最大的電信基建服務集團,提供涵蓋客戶價值鏈的一系列專業服務。
通服物聯-開放物聯網平臺作為新一代數字世界基礎設施,在物聯網項目研發階段,為研發團隊提供可視化的物聯網場景設計工具、主動適配的硬件接入服務、應用集成調試工具、設備仿真工具及豐富的物聯網專業組件,助力研發團隊快速構建安全、穩定的物聯網應用、提升效率、節約研發成本。
在物聯網項目運營階段,中國通服為企業提供全資產(物聯網設備、啞設備和IT設備)的運維監控、數據分析、安裝維護以及業務一體化運營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資源管理難、設備/網絡安裝調試難、項目實施難、系統維護難等一系列問題。
典型的應用場景包括:
快速設計生動形象的物聯網方案
售前/方案支持人員通過拖拽、配置等簡單操作完成設備聯動規則和業務流程配置,對場景進行可視化模擬還原。簡化了設計工作,并可為最終客戶生動形象的演示項目落地后的運行效果,增加了客戶轉化、商機落地的概率。
全面提升應用開發的效率和能力
平臺提供仿真設備和調試工具輔助應用研發團隊完成設備到平臺到應用的數據貫穿調試,有效降低研發調測難度,提升開發調測效率。通過集成平臺提供的線下服務組件,應用可面向最終用戶提供屬地化的設備安裝、運維保障服務。
設備集成商與硬件制造商轉型升級
平臺為物聯網生態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了設備連接與管理、第三方應用對接服務,幫助用戶應用快速對接設備。對具備設備連接等基礎物聯能力,但缺乏本地化維護服務資源的廠商,提供中國通服線下裝維服務能力支持。
物聯網項目運營運維工具
平臺通過即插即用的設備管理、業務流程編排、可視化的設備運維監控、設備遠程控制、設備數據分析、IT運維工具以及中國通服線下裝維服務,為業主、集成商提供可協同的、一站式物聯網設備運維工具。
相關閱讀:
《2022 AIoT產業全景圖譜系列解讀——“端”側,物聯網終端增勢不減》
《2022 AIoT產業全景圖譜系列解讀——AI能力下沉,邊緣智能竟創造近300億市場規模?》
《2022 AIoT產業全景圖譜系列解讀——保障連接通路,為什么說通信“管道”是行業發展助推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