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這個詞誕生的意義可能大于一切,大于任何對她的解讀。元宇宙,無疑是顛覆式創新的集大成者,我很希望元宇宙能夠遍地開花,扎扎實實的在各行各業展現她的魅力。
現實生活中,一切都需要依靠電力來驅動,而計算能力在元宇宙中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它是元宇宙一切行為的“燃料”。產業元宇宙是一個需要三維呈現的虛擬世界,它里面的那些物理計算、渲染、人工智能、動作捕捉、觸覺反饋、數據傳輸等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如果沒有算力,元宇宙只能是鏡花水月。
然而為了支撐產業元宇宙的發展,當前的計算能力明顯不足。在科技巨頭英特爾發布的第一個關于元宇宙的聲明中,就表示雖然他們看好元宇宙的可能性,但算力這個關鍵問題還沒有解決?!霸钪婵赡苁抢^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主要計算平臺?!庇⑻貭柛呒壐笨偛眉婕铀儆嬎阆到y部門負責人稱,“我們今天的計算、存儲和網絡基礎設施根本不足以實現這一愿景,我們目前的計算能力需要再提高1000倍”。
產業元宇宙的未來將依托龐大的計算機和服務器集群來運行巨大的共享虛擬世界,英特爾在這一點上擁有最多的現實經驗,他們認為今天的計算機不夠強大,無法實現元宇宙,甚至還差得很遠不無道理。英特爾并不認為僅靠硬件就能讓我們達到1000倍的算力,標準的摩爾定律曲線只能讓我們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約8倍或10倍的增長。反而是算法和軟件的改進,將彌補硬件的差距。
在軟件和算法的輔助之外,產業元宇宙也將帶來計算部署方式的結構性變革:一是,產業應用需要對產生的超高并發的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傳統以CPU為核心的計算架構將無法滿足需求;二是,產業應用往往對延時性要求很高,受限于網絡技術發展及網絡帶寬成本,需要通過邊緣側部署來填補短板。因此,圍繞智能計算的 “云-邊-端”協同模式將成為元宇宙計算升級的主要趨勢。
內容生成的四個階段
算力支撐著產業元宇宙中虛擬內容的創作與體驗,內容生成的方式也正在逐步演進。以算力為支撐的AI技術能夠輔助用戶創作,生成更加豐富真實的內容。構建元宇宙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創建足夠的高質量內容,專業創作的成本高的驚人,而用戶原創內容UGC平臺也會面臨質量難以保證的困難。為此,內容創作的下一個重大發展將是轉向人工智能輔助人類創作。雖然今天只有少數人可以成為創作者,但這種人工智能補充模型將使內容創作完全民主化。在AI工具的幫助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這些工具可以將高級指令轉換為生產結果,完成眾所周知的編碼、繪圖、動畫等繁重工作。
往期連載(點擊題目即可查看):
《我寫了一本產業元宇宙的“小說”,歡迎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