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這個詞誕生的意義可能大于一切,大于任何對她的解讀。元宇宙,無疑是顛覆式創新的集大成者,我很希望元宇宙能夠遍地開花,扎扎實實的在各行各業展現她的魅力。
元宇宙極大的促進了信息和價值的自由流動。過去我們看到了物品自由流動帶來的經濟效益,現在我們看到了信息和數據自由流動所創造的繁榮,未來我們將會看到價值和服務自由流動的規模化發展。
這種流動性的增強,底層邏輯在于NFT和DAO的興起。在第5章我曾經介紹過NFT是一種可交易的資產,可以在區塊鏈上跟蹤誰擁有某一數字物品——比如一件藝術品或電子游戲角色。它們在去年進入了主流意識,成為繼加密貨幣后又一種熱門的虛擬資產。NFT的出現實現了虛擬物品的資產化,它能夠映射虛擬物品,將虛擬物品成為交易的實體,使虛擬用品資產化,還可以把任意的數據內容通過鏈接進行鏈上映射,使NFT成為數據內容的資產性實體,從而實現數據內容的價值流轉。
通過映射,數字資產、游戲裝備、裝飾、土地產權都有了它的交易的實體。NFT的存在改變了傳統虛擬商品交易模式,用戶創作者可以直接通過生產虛擬商品,交易虛擬商品,就如同在現實世界的交易買賣一般。NFT可以脫離游戲平臺,讓用戶之間可以自由交易相關NFT資產。在元宇宙爆火、大型企業參與、各路明星紛紛涌入等因素的廣泛助推下,NFT熱度持續升溫。以NFT藏品中最出圈項目之一的“無聊猿”價格為例,該項目發行時僅需約190美元,而現在這組藏品的地板價已經超過了30萬美元,最高交易價格更是達到了約291萬美元。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nonfungible 統計,2021年NFT交易規模達到140億美元,規模高達疫情前2019年全球藝術品拍賣總額105.7億美元的1.3倍!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適應元宇宙的組織方式,是一種人類創作與協同的新形態,也是一種后公司時期的新形態,將來人們的經濟活動可能會越來越多的依靠DAO這種模式。生產環境的變革催生著新的組織方式,從大航海時代到元宇宙,組織形式將不斷變化演進。Web2.0時代,巨頭對數據的壟斷已被社會關注,而元宇宙DAO的組織規則由程序監督運行,組織規則最終的保障是代碼。代碼的事前約束使得DAO能在更低信任的模式下形成組織,用戶在數字世界可更廣泛參與全球協作。區塊鏈技術保障了“Code is Law”,而DAO保障了規則有序制定、執行,兩者是元宇宙制度基石。比特幣網絡就是最簡單的DAO,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加入網絡,成為節點并提供算力保障賬本安全。以太坊進一步支持智能合約,使得去中心化執行的通用計算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各類應用均基于代碼規則的DAO而實現。這為構建以5G、物聯網、AI、云算力為底層的元宇宙提供了可能,Web3.0的世界將更加扁平化。
NFT和DAO可以說是解鎖元宇宙發展的底層密碼,創造了價值和服務自由流動的載體。它們的出現讓人類可以匯聚眾多個體的微薄力量,長期的、持續的一起完成一件偉大的“作品”。有了數據與信息自由流動的基礎,疊加上價值和服務的自由流動,我們可以想象元宇宙即將創造的經濟體量將有多么巨大。
在產業元宇宙創造的經濟形態中,可以分為原生經濟和衍生經濟。原生經濟是現有互聯網經濟的擴展,將物理的經濟活動映射到虛擬世界。比如從線下購物映射到元宇宙電商,從現場參觀映射到虛擬展廳。元宇宙的原生經濟將會具有很大的體量。
在元宇宙的原生經濟之上,將會逐步發展處新的經濟形態,也就是衍生經濟。它不單純只是現實經濟的虛擬映射,而是依托現實與虛擬的交互,以及虛擬與虛擬之間的共生,衍生出來的新的價值交互形態。比如前文曾經提到,現在地球上共有77億人,在虛擬世界里,可能會有770億人在里面做生意。社交關系,商業關系會千倍于我們的物理世界,千倍于地球上目前總的資源、總的人口,做生意的空間被擴大,十倍幾十倍的消費需求、商業需求就被釋放出來。
舉個例子,現在的旅游景點一般是通過門票或者景點特色禮品獲利,在產業元宇宙中,旅游景點可以創造自己的虛擬映射,讓更多的游客可以身臨其境的遠程體驗,現場的游客也可以通過VR和AR等技術體驗更奇幻的旅游感受。更進一步,景點可以定義來自古代或未來的虛擬人物,講解各個典故的由來,游客可以和這些虛擬人交朋友或者合影。隨著景點的數字內容越來越豐富,游客也會獲得越來越好的體驗,激發游客自己創造和分享內容,形成飛輪效益,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從旅游景點的改善與提升中獲益。
往期連載(點擊題目即可查看):
《我寫了一本產業元宇宙的“小說”,歡迎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