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這個詞誕生的意義可能大于一切,大于任何對她的解讀。元宇宙,無疑是顛覆式創新的集大成者,我很希望元宇宙能夠遍地開花,扎扎實實的在各行各業展現她的魅力。
在創造價值方面,另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是KORE。你有1個億的物聯網連接?太多了!試試1000萬個高價值連接吧。這就是KORE公司帶給我們的啟發。
目前KORE公司已經在紐交所正式上市,為提供物聯網“連接即服務”的企業開啟了新篇章。為什么我認為KORE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將“連接即服務”做到了極致呢?因為她憑借區區1000萬的連接,就創造了近10億元的收入。
業界普遍觀點是——數量是物聯網收入增長的關鍵,規模非常重要。同時物聯網價值鏈最高的部分在于應用,連接雖然重要,但其收入占物聯網總體收入的比例不足10%,且逐年降低。但是KORE卻用實踐“打臉”了這種認知。KORE公司“一反常理”地將物聯網連接服務作為其核心業務(占比超六成),為近7,000家公司提供服務,也獲得了豐富的回報。
KORE是怎么做到的?因為她為全球物聯網客戶提供了極為“周到”的“連接即服務”。這里的關鍵詞是“周到”。
首先, KORE并非電信運營商,但她和全球主流運營商都建立了“轉售”關系。KORE不是只與一家當地運營商合作伙伴,往往是和當地3家主流運營商均有合作關系,這樣確保了KORE的物聯網客戶有更多選擇性。
第二,KORE提供多樣化的連接方式和服務。從2G、3G、4G、5G到NB-IoT和LTE-M均有涉及,另外也提供衛星網絡接入和非授權頻譜LPWAN網絡連接服務。在傳統連接服務之外,KORE還提供無縫切換的eSIM服務、SIM卡遠程配置,甚至部分核心網服務。
第三,KORE提供靈活的資費體系。KORE的物聯網連接資費體系比較靈活,有小流量的連接資費、基于使用的付費等多種方式,還有超過100GB的大流量資費,保證各類物聯網應用都有對應的收費形式。
第四,KORE簡化了合同關系。KORE提供的管理系統為客戶簡化合同關系和流程,通過單一合同即可管理客戶所有物聯網連接。
如此周到的“連接即服務”,KORE自然吸引了大批擁躉者,其中不乏優質客戶。根據KORE公開數據,該公司擁有全球3600家客戶,其中大量客戶的聯網設備價值不菲,并且愿意為優質的連接服務付費。截至2021年6月底,KORE覆蓋的客戶連接數達到了1320萬個。每一連接每季度收入為3.2美元,是一般連接服務提供商的十余倍。
根據KORE最新的財務數據,2021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360萬個,LTM(最近12個月)總營收為2.4億美元。第三季度營收為6790萬美元,同比增長22.8%。比較亮眼的數據是,該公司毛利率為52%,EBITDA利潤率為25%,ARR年度經常性收入占比為90%。雖然KORE三季度只新增了40萬個物聯網連接,低于市場平均,但是KORE不斷從單個連接中挖掘價值的策略卓有成效。按照單個設備計算,每一連接為KORE貢獻的年度收入約為17.7美元,即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nit)值為17.7美元,這一數字超越了全球大多數運營商。
與直覺相反,隨著連接規模增長,KORE的ARPU值并沒有被稀釋,反而一貫堅挺。究其原因,仍舊與KORE的發展策略有關,他們并不注重物聯網連接數的高速增長,而是專注于發展“連接+服務”模式,深入行業挖掘物聯網連接的能力,并且注重提升用戶的留存率。
KORE將自身定位為“一站式”物聯網連接部署服務商,并將物聯網設備連接能力的構建拆分為上圖中49個模塊與步驟,其中KORE公司負責解決其中的25個步驟,與合作商共同完成19個步驟,剩余的5個模塊KORE也有成熟的生態伙伴提供服務。
KORE的“一站式”還體現在他能提供覆蓋全球、多種類型的物聯網連接服務。雖然KORE自身并非電信運營商,但和全球主流運營商建立起“轉售”關系,使得該公司業務網絡遍及全球190個國家。
同時KORE并非只提供蜂窩網絡連接服務,其業務包含各類廣域網絡連接。蜂窩網絡連接方面,從2G、3G、4G、5G到NB-IoT和LTE-M均有涉及,另外也提供衛星網絡接入和非授權頻譜LPWAN網絡連接服務。在傳統連接服務之外,KORE還提供如國際連接無縫切換的eSIM服務、SIM卡遠程配置甚至部分核心網服務。
為了更好的發揮“連接+服務”模式的優勢,KORE逐步提升物聯網SaaS服務的占比。在2021年前三個季度,KORE的物聯網連接收入增長了4.9%,而物聯網解決方案與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了68.2%。物聯網解決方案與服務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從2020年的26%提升到2021年的32%。
為了方便用戶選購,KORE提供靈活的資費體系,有小流量的連接資費、基于使用的付費等多種方式,還有超過100 GB的大流量資費,保證各類物聯網應用都有對應的收費形式。
其實很多物聯網連接提供商都有向位于連接“上方”的應用和服務挖掘價值的想法,但是實踐起來并不簡單。垂直行業涉及到很多資源和經驗的綜合,實施周期長、決策復雜,也面臨著很高風險。垂直領域往往競爭激烈,通常已經有了現成的玩家,手握市場渠道和用戶群體。解決這個問題,KORE的思路是通過收購和業務協同,加強在行業應用的實力。此前KORE收購了專注于智能醫療市場的托管服務提供商INTEGRON公司,最近又收購了醫療保健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公司Business Mobility Partners。相應的,KORE在互聯健康這一垂直領域的營收增長超過54%。
KORE的用戶粘性很高,2021年第三季度的DBNER(以美元計算的凈留存率)為114%。DBNER的計算方法是同一客戶群體,當前年份的銷售額與上一年度的比值。從2020年第二季度至今,KORE的這一比值一直大于100%,意味著同一批客戶在KORE的付費金額越來越多。前10大客戶平均與KORE合作了6年之久,這些數據無疑表明KORE的商業模式是成功的。
往期連載(點擊題目即可查看):
《我寫了一本產業元宇宙的“小說”,歡迎一起參與~》